她微一沉吟,任由宮人們解下斗篷,又換過常服,這才進了正殿。
幾位閣臣袍服齊整,正座上等候,雙方分賓主謁見後,皇后也不避諱,讓身邊宦官以金絲如意將珠簾挑開。
“大家當初共處一座營帳,面都見熟了,又何必用這勞什子裝神弄鬼!”
她微笑道,很是詼諧從容,那幾人不由一笑,凝重的氣氛稍微鬆緩了些許。
皇后端起翠玉盞抿了口茶,好似沒看見他們眼中的焦灼,徑自開口問道:“徐績家中如何了?”
幾人正是滿腹心思,被她這一問,不禁一楞。
徐績雖然才不出眾,卻因長年浸潤朝政,又有迎今上入京的從龍之功,這才做了首輔,其餘幾人口中不說,心中卻甚是鄙夷他這種貳臣叛徒。
他們聽說徐績遇害,都只是派人去府上吊唁,如今乍聽皇后問起,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雖然是前朝舊臣,卻能順應天命,輔佐新朝,這一點可說是功不可沒。”
皇后款款說道:“徐夫人遭遇喪夫喪子之痛,唯一的愛女也應選宮中,可說是孤苦伶仃,我看著甚為不忍,你們各家的夫人和女公子若是有暇,也該多多照應才是。”
眾人唯唯稱是,皇后由雲氏夫人說起,談及雲時在姑墨的大捷,話題一轉,又論及了此次的軍費開支。
幾人見此陣仗,紛紛以目示意,其中劉荀最為年長,也是今上器重的謀臣,他乾咳一聲,委婉道:“此次戰事封賞不少,國庫中雖然仍有贏餘,卻也架不住多方支用——江南今歲水患連連,江州又有蝗災警訊,惟今之計,朝廷施政需緩,不宜有什麼大動作。”
皇后聞聽此言,秀眉一挑,似笑非笑地將茶盞放下,“劉卿這話說得奇,國庫空虛,正要開源節流,新政十二條剛剛頒佈,猶如久旱甘露一般,又怎麼談得上什麼大動作——難道看著百姓餓死才是正理嗎?”
“娘娘,新政十二條雖然不乏真知灼見,卻是與民無益哪!”
一旁的李贏年少氣盛,禁不住喊了出口。
皇后手中一凝,面沉如水,那一抹笑容也化為冰冷,“怎麼個與民無益,我倒是想聽聽清楚!”
“啟稟娘娘,這十二條看似革新弊政,消去冗繁,卻是用事太激,用時太急,用人……也太偏!”
李贏背上冷汗直下,卻仍咬牙把話說完。
皇后聽完已是大怒,卻仍隱忍不發,她抬起頭,鳳眸中不怒自威,光芒攝人,閣臣誰也不敢跟她對視。
“你們如今居身中樞,卻是越發因循守舊……哼,也罷,我們也不必耽於口舌之爭,且看成效好了!”
她端起茶盞,卻不就飲,一旁宮人會意,於是上前輕道:“娘娘已經疲倦,請改日再來吧!”
幾人無奈,魚貫而出,從中庭而出,到了照壁前,才聽李贏低聲怒道:“牝雞司晨!”
眾人心中一凜,無不變色,環顧四周無人,驚恐之外,卻都深已為然。
“我們殫精竭慮,推翻了景淵帝,以為救民於水火,卻沒曾想……”
劉荀捋著長鬚,悵然嘆息道,其他人亦是面帶愁緒,無言以對。
*****
梨尚院中,日已近午,今日的課程便告一段落。
秀女們絡繹出門,乘了自己的小轎離去,片刻工夫,只剩下寶錦一人。
論起身份,她不過是一介樂者,當然也不會有什麼轎輦接送。
她朝前走了一段,卻聽身後有人喚道:“玉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