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軍事家與頂尖軍事家之間的交手,最先保證的,不應該是玩什麼花招,而是應該先保證自己不出什麼差錯。
就像白起、王翦在江夏和徐達之間的交手一樣,頂尖的軍事家之間,已經沒有那些讓你玩什麼手段的空間了,最終還是要老老實實地用最笨拙的手段。
他們在失了先機的情況之下,這一局,那就應該乖乖的認輸,而不是想著玩什麼花樣!
因此,樂毅與王志二人,他們兩個的想法,那就是果斷捨棄空間,重整防線。
放棄玄菟與遼東,至少能夠保證他們本就不富裕的兵力,固守背後的遼西與右北平。拿本不富裕的兵力去冒險的話,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容錯率而言。
但凡錯了一點,就是一個死無葬身之地的結局。而且還不只是他們死無葬身之地,是帶著整個幽州一起守葬身之地。
畢竟,如果用出這種危險的手段,一旦玩脫了,丟了秦疾這個主將,前線兵馬又損失慘重,李唐兵馬一旦越過防線之後,那就真的可以長驅直入了。
要知道,如今,同時面對李唐和滿清,幽州所有的兵力都用在了前線之上,要麼就是用在了李唐戰場之上,要麼就是用在了滿清戰場之上,內部哪還有什麼兵力?
一旦被李唐越過了防線,幽州都可以直接宣佈滅亡了。
在幽州各郡幾乎已經沒什麼守軍的情況之下,李唐要是殲滅了這支主力,進入了幽州內部,那不是任由李世民折騰嗎?
就算是李世民殺到了秦政的頭底下,怕是也沒什麼兵力可以阻擋!那個時候,和李世民的刀就直接架在秦政的頭上,沒什麼區別。
秦疾本人,倒是想要體驗一把逆風翻盤的感覺的,而且,一開始就失了先機,也是他為將不力。如果能夠扭轉戰局的話,他不在乎自己的生死。
但是,他卻不能夠拿秦政的生死,拿整個幽州的生死,來賭這一把。
故而,就算是心中再不樂意,秦疾最終也只能夠同意放棄玄菟與遼東,最大程度的儲存自己的力量。儲存住這一支力量,就相當於保證住了秦政生命的保障。
對於整個幽秦而言,這才永遠才是第一位的。與這一點相比,其他的一切都要向後排。
而在秦疾、尉繚、王志、樂毅幾個人的聯手之下,就算是李世民,也短暫的被他們的疑兵之計所迷惑,等到識破對方的疑兵之計的時候,幽秦的主力,這個時候已經撤退到八十里之外。
雖然說他讓玄甲鐵騎全力追擊的話,還有能夠追上的機會。
不過,李世民卻並沒有選擇讓玄甲鐵騎孤軍深入。佔據著大勢的他,沒必要冒這種不必要冒的風險。畢竟,幽秦兵馬主力未損,將士們的戰力仍在,一但孤軍深入,很容易就會釀成先勝後敗的局勢。
自此,雙方都還沒有進行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的作戰,李世民就已經拿下了玄菟與遼東兩郡。
而當這個訊息傳回到後方之後,第一時間就在後方引起了軒然大波,彈劾秦疾者,不計其數。
一上來就讓人家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了兩個郡,這要是沒人彈劾,才有鬼了!
而一時間,要求換將的風聲也推到了最高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