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6章兩大欽差,尚書出京

三年大疫期間,各地每日的奏報,如同雪花一樣,折磨的李翔疲憊不已。

可好不容易三年疫情過去了,接踵而來的經濟恢復工作,是讓他忙的一刻都歇不下來。

李翔到底也沒睡上兩個時辰,洗漱一番,就被迫揉著臉來到御書房。

“皇家政院那邊的政務班,怎麼樣了?”

今日的議題,依舊還是有關中原和南方的問題,尤其是中原的問題。

管仲開口回道:“因為三番兩次的被打斷,並不順利,加上皇上有意整肅底層吏治,臣打算今年開始,京官可以放緩,縣級官吏輪流進京受訓,暫定為期三個月。”

李翔手指敲著桌面,思索著道:“在各州開設政院也準備開課吧,讓各州刺史自行籌備,各縣官員輪流受訓!”

皇家政院,是基於三年疫情期間搞出來的。

中原大戰和南方大戰結束之後,中原和南方各郡縣官員,大量的保留了原有官員繼續擔任各地官吏。

一來,中原大戰和南方大戰拿下來的地盤,幾乎都不比原本晉軍手中掌握的地盤少多少了。

如此龐大的一塊地盤,需要大量的官吏。很顯然,晉軍的儲備就算是再多,但也不可能支撐得起這麼龐大的數量!

故而,在原本的中原和南方,大量的任用了原本屬於趙匡胤或者是朱元璋的官吏。

官吏,官吏,這其中,不僅是官,還包括吏。

官,不說縣級的單位,光是縣一級的單位,縣令、縣尉,再加上其他的輔官,就算是一個縣,想湊夠一個基層的政府衙門,也得五六個官員。

至於吏,需求的數量那就更多了!

二來,疫情來的太快,太突然,中原之地直接面臨疫情,這塊地方必須要儘快穩定下來,才能夠儘可能更好的面對疫情的衝擊,為了穩定,容納原本屬於趙匡胤的那些官吏是必須的。

至於南方,雖然在這三年期間並沒有面臨瘟疫的威脅,可是,南方卻要承擔這幾年對於中原的輸血。故而,這塊地方也要求穩,只不過遠遠沒有中原那麼嚴重而已。

由此,在這三年的期間,李翔開辦了皇家政院,讓南方的基層官員分成多個小批次,輪流進京入院。

一來,這相當於一個彙報工作的平臺。

二來,既然是來彙報工作了,自然有政績不凡的,也自然有政績拉胯的,如此,又成了一個互相交流學習的平臺,提高官員的治理能力。

以至於,這個原本為南方官員設立的平臺,後來未被疫情侵擾的其餘各地官員也參與了進來。

三來,這塊的地方,也是給這些關於輸送大晉思想的地方。

畢竟,這些都是朱元璋原本手下的臣子,朱元璋的思想和理念,對於他們根深蒂固,李翔自然要一點點的給他們扭轉過來,扭轉為他們大晉的思想。

只不過,從南方到京都,荊州這條線是走不通的,三年裡,荊州靠近中原的那部分同樣也爆發了瘟疫,自然不可能讓這些官員走這條路線,絕對不可能讓瘟疫帶到司州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