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各州兵力以及各大營兵馬之外,對於水師,接下來幾年的恢復與發展,李翔也定下了一個目標。
原本,三年前,南方大戰結束之後,李翔最開始的第一想法,是讓戚繼光的長江水師擴編的。
不過,如今三年的時間過去了,當初的想法也有所改變。
雖然說,在他接下來幾年水師發展的構想之中,依舊是以擴編為主基調。
可是,卻並非是長江水師擴編,而是打算組建一支新的水師力量!
他打算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在晉軍恢復元氣的過程之中,逐步組建一支東海水師,人數為五萬人。
這一支水師,以能夠實現遠航的大規模船隻為主基調。
現階段的黃河水師,基本都是以中小型戰船為主,大型戰船配備的不多。畢竟,黃河水師是在黃河內陸,並不像青州那樣靠近出海口,大型戰船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多的用處。
而黃河水師,不僅人數較少,也缺乏足夠的遠端航行能力。
至於長江水師,不僅人數更多,而且,大小型戰船戒備。可以滿足充分的江河航行需求,也擁有一定的長途遠航能力。
相比這兩支水師,東海水師一旦組建完畢之後,主基調就是長時間的海航能力。
之所以相比三年前,現在的李翔重新改變了想法,一方面,也確實是因為如今的大晉缺少這麼一隻專攻長途航行的艦隊。
長江水師確實有一定的遠端航行能力,但卻並不充分。
從大漢到東瀛,或者是從大漢到朝鮮,說他有遠端航行能力吧,也確實是有,如果距離僅僅是如此的話,那是非常有限的。
在李翔看來,遠端航行這方面能夠真正達到他的目標,就算無法完全達到鄭和下西洋那種程度,可以進行全球性的航行。
但是,也不能相比之下,差的太過離譜。
長江水師,讓他們在東瀛打個來回,就已經差不多了。如果想要在海上航行更遠的話,就超出他們的能力範疇之外了。
雖然說,在正常的歷史軌跡之中,鄭和下西洋都是千多年之後,相比漢末三國時期,明朝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和科技水平自然也是要超前一大截的。
可是,那是相比正常的漢末三國時期!
在如今的漢末三國時期,隨著各個歷史人物的出世,很多後世的東西也被這些人攜帶了出來。
就以船隻為代表,李唐出現的龜甲船和鐵甲船,不也同樣是正常的歷史軌跡之下千多年之後才出現的產物嗎?
所以,在李翔的設想之中,大晉一定要擁有一隻能夠實現遠航的船隊,說不定還可以提前開啟航海化時代。
這個想法的產生,和東南亞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