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個時代,世界上有四大強國,那就算不是專學歷史的,但也知道。可是,他原本以為這個時代,除去這四大強國之後,其他的那些國家,都是貧窮和落後的代表。
東南亞給他上了一課,落後相對大漢確實是落後的,但要說人家窮的話,那就不見得了!
要不是上了這一課的話,李翔只怕是還不會產生讓人去各地逛一圈的想法!如果到時候有需要的話,說不定還可以效仿後世西方崛起的日不落帝國,以同樣的手段,獲得崛起的第一桶金。
雖然說,現階段的大晉,作為當世強國,已經可以說是崛起的狀態。但是,如果能夠發掘幾筆橫財的話,也是相當不錯的。
實在是這三年過的太苦,更讓他明白了金錢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放棄擴編長江水師,轉而組建新的東海水師,也是為了保證水師力量的平衡。
黃河受限其天然因素,就算是大晉如今相比起家時期強大了無數倍,可李翔從來沒想過擴編黃河水師。對於黃河上來說,三萬人已經夠用了。
而長江水師就算是不擴編,以其滿編之際,八萬人的規模,再加上戰船的差距,南方相比北方人員素質的差距,這兩次水上力量本來就巨大的失衡。
如果再給長江水師擴編上一次的話,那水上力量的差距就更大了。
故而,與其擴編長江水師,倒還不如新成立一隻東海水師,讓水師也維持一個軍隊上的平衡。
朝堂需要平衡,君臣之間需要把握一個平衡,地方和中央同樣需要平衡,同理,軍隊上也同樣是如此。如果力量失衡的話,產生動亂的可能性也就會更大。
不過,以現在晉軍的情況,東海水師從組建到完成是接下來幾年的規劃,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甚至是長江水師和黃河水師,接下來的幾年都是以恢復為主。
三年前的南方大戰,長江水師,以及暫時歸屬到戚繼光手底下作戰的那部分黃河水師,過了那一戰之後,可都損失慘重。
這三年疫情期間,主要的力量都用在了抗疫之上,不要說是水師了,就算是馬步兵,都沒有進行有效的恢復。
這並不是大晉一家的狀態,天下各方勢力都是如此。這三年期間,軍隊都是縮編,軍力不斷縮減,有哪家這三年是擴充套件軍力的?
至於東海水師,李翔準備交給徐承來擔任。
雖然這一位在天下沒什麼名氣,但是,好歹是跟隨狄青他們在青州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中原戰場徐州戰役,陳慶之能夠提示出現在徐州戰場,也是得虧了這一位的存在。
而狄青的青州水師,雖然人數不多,力量弱小,只有幾千人,但好歹也組建了好幾年了,各方面的素質不差,剛好可以作為東海水師組建的骨幹。
除此之外,孫承宗、丁奉、呂範、呂蒙、九崇、鄧當、呂岱、蔡瑁、來護兒一大批水戰將領,李翔也計劃著從各軍之中調到即將組建的東海水師之內。
僅僅只是一個計劃,都還沒有正式實施,可是,李翔最近計劃著將如此多的將領調到東海水師之內,可見,對於大晉的第三支水上力量,他是抱有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