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東南亞,派出瞭如此多的精兵強將,可見,對於這麼一塊地方,李翔,這一次是勢在必得,不願意在中間出現任何意外。
要麼不打,既然決定了要打的話,那就必須要將這塊地方徹底拿下,徹底實現戰前的目標,讓大晉再添一州。
不只是如今,東南亞聯盟各國掌握的東南亞地區,甚至是包括貴霜帝國之前打下的那一部分東南亞地區,都在李翔的目標範圍之內。既然決定要打的話,那這一戰就要打得整整齊齊的。
哪怕如果針對貴霜帝國之前打下的那一部分東南亞地區,會引起貴霜帝國的敵視,那又能如何?
正當如今的大晉,還是之前的三年疫情期間嗎?
那三年的時間,和貴霜的商業貿易,他們明裡暗裡不知道吃了多少虧,而且還都是啞巴虧!
這一次,純粹就當是收一些利息!那三年,面對貴霜帝國,他們可是鬱悶的很。
對方有本事就和他們大晉的打上一場,就怕他波調沒那個膽魄同時和兩個龐大的帝國正面開戰。
對方當年既然做了初一,那他李某人就敢做十五。
五年的時間過去了,有關東南亞南楚的事情,大晉這邊也收到了一定的情報。
不過,李翔並不認為這些人能夠成為他橫掃東南亞的阻礙。
在他們最巔峰的時期,尚且不夠資格成為他的阻礙,甚至還沒有等到他橫掃過去的時候,就已經被朱元璋和劉徹先一步滅掉了,一個巔峰時期都不夠資格成為他敵人的人,更不要說只是一群流落異國他鄉,苟延殘喘的殘黨而已。
對於李翔來說,這股殘餘力量,頂多也只是滿足一下他的微不足道的遺憾。畢竟,這確實是少有的一股沒有被他親自所滅的諸侯力量。
此外,又讓徐承的東海水師,作為第二路人馬,走海路,直奔東南亞本土。
甚至,考慮到水帥登陸之後的戰力不足的原因,李翔又下令從南方軍團之中調集三萬兵馬,以常遇春為主,加入到這第二路兵馬之內,負責協助登陸作戰。
常遇春的南方軍團,基本都是以南方大戰之後得到的俘虜,以及南方的本地百姓,在輔以一定部分的原本晉軍士兵共同組成。
幾乎八成的兵源都是來自南方之地的南方兵團,就算是陸地部隊,但也不像北方和中原的陸地部隊,長時間的船上航行,會大幅度影響他們的戰鬥力。
南方軍團的這些小夥子,就算是經過了長時間的航行之後,依舊能夠基本保持他們的戰鬥力。
只不過,這一次,平南的主帥,並非是戰功赫赫的第一路軍主將白起,也並非是第二路軍的東海水師主將徐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