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楚梟也是個奇葩,一般人要是將袁州當作對手,或者參照物,那是絕對會絕望。
比如,你從小一直長大的小夥伴,小時候你一米一,他一米二,結果你還在一米三時,小夥伴都長到了一米七。
然後你再努力努力,喝牛奶,小夥伴都長到一米九了,還有意義嗎?
所以烏海叫楚梟為楚二愣子也是有道理的,楚梟跟一般人不一樣,袁州越強他越是有動力,想要變強,這大概就是天才中的天才,那強大的承受能力。
周世傑回想了一下袁州剛剛的動作,發現楚梟說的很對,確實沒有用之前庖丁解牛時用的那把細細長長十分輕薄的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真的是楚梟最瞭解袁州。
“小袁進步這麼快,看來平常對自己也不能鬆懈。”周世傑只要一想起袁州平時的安排表都覺得頭皮發麻。
人老了,真的沒有這個精力了。
臺下臺上的紛紛擾擾並沒有影響正主,將鵝做完冷水浴之後,袁州就用一個鏤空的平面篩子將鵝瀝了起來,打算控控水分。
這時候袁州騰出手來打算調配醬汁。
“既然刀工用瞭解牛的方法來展現文化的內涵,那麼醬汁也要用華夏的調料為主來體現我們自己的文化才是。”袁州暗暗思索著。
手裡的動作不慢,直接將他之前準備的一些華夏特有的調料拿出來備選。
這個主廚自帶一些未經烹調過的香料,調料是組委會允許的,不止袁州帶了,來參加的每一個大廚都帶了一些自己國家和地區特殊的調料,這些都是大廚們自己的底牌。
袁州其實帶的不是很多,主要帶來就是為了防止組委會準備的食材調料那些裡面沒有華夏的味道,做不出來地道的華夏食物,讓眾位評委對於華夏食物不能有個進一步的瞭解。
大賽最終的把控都在奧古斯特手裡,他自然是準備了一部分華夏的食材和香料那些的,不僅如此其他大廚家鄉的食材都有,一視同仁,這方面奧古斯特一向做得很好。
總共十二樣調料,袁州一一拿出來以後,就開始挑選,很快他就將目光放到了一堆金黃的果子身上,這是橄欖。
說起來這金黃的橄欖還是他的兩個記名弟子粵省的黃剛和張龍全,趕在他來法國之前回蓉城給他帶來的。
都知道袁州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特殊少見的食材,不管是弟子還是一些食客只要出去看到了一般都會給袁州捎點回來,比如說雷題,或者宗默都是這樣乾的。
“三稜橄欖,這個是粵省的特產,可以作為主材,它特有的鮮甜酸澀應該可以給鵝肉增色不少。”袁州捻了捻儲存完好的橄欖。
雖然已經有點蔫了,但是並不妨礙它的使用價值。
三稜橄欖又名金玉三捻橄欖,是粵省的地標性保護產品,非常有特色,產量還挺稀少的,尤其是這次黃剛他們帶來的是去野外的時候發現的一顆野生橄欖樹上結的,是野生三稜橄欖,就更加珍貴了。
相比於人工栽培的三稜橄欖的肉質爽脆,口感甘甜,嚼後滿口流香,回味良久,野生的多了一些野性和野果獨特的酸澀滋味,這是袁州需要的口感。
選定醬料的主材以後,配料那些就簡單了,袁州三兩下就選好了,直接處理了起來。
將橄欖去核搗爛,加入其他的香料,用一個木質的小臼舂爛成糊狀,然後再進行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