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十九章

觀音如約而至,帶來了就九環錫杖和錦闌袈裟,說出中土念得都是小乘佛法,而西天靈山大雷音寺佛祖如來處,有大乘真經,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玄奘接過錫杖袈裟,表現出一片向佛之心,決心去西天靈山大雷音寺佛祖如來當面處取回真經,讓觀音滿意的微笑點了點頭,之後觀音便踏上雲層飛身回西天如來處複命了,然而玄奘內心之中,卻是冷笑不已,他等著一天太久了,真正複仇的日子不會太遠了!而後不久,玄奘便在唐皇李世民的相送下踏上了西天取經道路,如果可能,他一點也不想耽擱時間,這一世,他一定讓這位自己的好師尊,嘗到後悔的滋味,帶著兩個唐皇派遣的保鏢隨存便上路了。

一路行至雙叉嶺,被劉伯欽所救,之後超度了劉伯欽的亡父,劉伯欽為了報答唐僧,一路護送玄奘來到了兩界山,也就是五行山下,而六耳早已得了觀音的指點,等候取經人到來,發現有人過來,便發出呼喊,高喊師傅,劉伯欽為玄奘顯然也聽到了,玄奘便問劉伯欽怎麼回事,劉伯欽笑著講解說:據傳王莽篡漢時,天降神山於此處,下壓一神猴,不懼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饑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至今,凍餓不死,想來便是他發出的呼和了!而玄奘越走越近後,聽到的也真切了,讓他越發的不安起來,這聲音太耳熟了,來到近前,發現果然沒錯,真是他前世的徒弟六耳孫文,心裡嘆了口氣,問道:“你為何叫我為師傅?”。

六耳急忙說道:“你可是東土王上派往西天取經的和尚?”。

“正是,有什麼事嗎?”玄奘鎮定自若的回答道。

六耳一聽,立馬歡呼的說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只因狂妄無知之罪,被佛祖鎮壓於此,先前時候,觀音菩薩路經此地,奉如來法旨,上東土尋找去往西天取經之人,我求菩薩救我出山,她勸我不可再行兇,以後要皈依我佛,護送取經人去往西天拜佛求經,待到功成之後,自有我的好處,還我自由之身!所以我日夜小心,怕錯過了取經人,只等師傅來救我脫困,我願保師傅取得真經,給師傅做個徒弟,侍奉師傅前行”。

玄奘看著猴子,內心也是頗為複雜,想來他們師徒都被如來算計了,愈加憤恨如來,不過他不能表現出來,因為玄奘在雙叉嶺時便看出劉伯欽等人不是一般人,有金剛之相,向來是西天佛門之人,但猴子怎麼也是自己的徒弟,必須救,只能說道:“你有這樣的善心,也有這樣的想法,更有菩薩的指點,願意入我佛門,自是好的,不過我也沒有什麼斧刃器具,怎麼能救你出來?”。

“不用那些東西,只要師傅肯救我,我便自能出來!”六耳欣喜地說道。

玄奘笑著說道:“哦!我自是肯定救你,可是如何救你出來?”。

六耳說道:“師傅,這山頂有一貼如來佛祖的金字法貼,只要師傅將貼揭去,我自有辦法脫困”。

“好,你等著,我這邊上山去尋”說著,便向山上行去,爬至山腰,便看到山頂有一方山石,上有金光瑞氣升騰,寫著唵嘛呢叭咪吽的佛家六字真言,玄奘心想,應該就是這個了,複又攀爬,不久便到了山頂揭帖處,還是那句話,做戲做全套,金蟬子玄奘對著揭帖雙手合十,拜了一拜,之後口中說道:“弟子玄奘,今日奉旨往西天拜佛求經,路經此地,如果我和猴兒有師徒之緣,便能揭下法帖,救出神猴,一同前去靈山拜見我佛如來,如若沒有師徒之緣,他便是個兇頑的怪物,哄騙於弟子,不是什麼好事,也就揭不得法帖”之後又是對著法帖一拜,身手去揭法帖,法帖輕輕便被揭下,之後一陣怪風吹過,將玄奘手中的法帖吹至天空,之後有一聲音傳來:“我乃監押大聖之神,今日大聖災劫已過,我等也要回西天佛祖處複命,法帖必須一併帶回”之後便再沒有聲響,玄奘籲了口氣,之後便慢慢下的山去,又一次來到六耳待得地方,對六耳說道:“佛祖法帖我已揭去,你可以出來了!”。

六耳頓時開心不已,歡呼著對玄奘說道:“師傅你們走遠一些,待會我出來的動靜可能會比較大,不要驚嚇傷了你才好!”玄奘和劉伯欽走出五六裡地後,回頭看了看猴子處,六耳又複說道:“再走遠些,再走遠些!”又行了一段路,差不多有十裡地後,猛地開始地動山搖,之後那五指山瞬間山崩地裂,劉伯欽驚懼異常,玄奘也表現的驚嚇慌亂一番,而此同時,六耳也脫困來到了玄奘的白馬前,納頭便拜,嘴中說道:“謝師傅救我出山”之後磕了四個響頭,讓玄奘點頭微笑不已,一個頭是拜謝玄奘相救,後三個頭是正式拜玄奘為師,起身後,對劉伯欽說道:“有勞這位大哥一路護送我師父,以後的路我會照顧好我師父的!”由此可見,劉伯欽不是個一般的凡人,否則六耳也不會以大哥相稱,必是有其憑仗的人物!之後便收拾行李,牽馬拽凳,由於六耳天庭做過弼馬溫,凡間再烈的駿馬,到了他手中,也會變得溫順無比,而天上都是龍馬,所以不免沾染了龍馬的氣息,凡馬聞到不免戰戰兢兢。

之後玄奘便對六耳說道:“徒兒,你的名字如何稱呼?”。

“我叫孫文”六耳回答得很幹脆。

玄奘想了想便說道:“我與你起個法名,日後也好稱呼,你看如何?”。

“好!好!好!師傅趕快起吧!”六耳歡喜的說道。

“我看你的樣貌,和我佛門的頭陀一般,以後你的法名便叫了空吧!再給你起個混名,稱為行者,你看怎樣?”玄奘想了想之後說道。

“謝師傅,俺老孫以後就是行者了空!”六耳之後變多了兩個名字,了空和尚與孫行者,不過行者了空,聽起來更不錯一些。

六耳抓起老虎,扒了虎皮,師徒二人與劉伯欽辭行後,便一同上路了,不久便過了兩界山,來到山另一邊,天色已經不早,遠處有幾座宅院,這裡住著的陳老漢一家,便是曾經看過六耳的小孩,倒是挺融洽,玄奘晚上將六耳的扒下的虎皮縫制了一件虎皮裙給他穿戴,讓得到虎皮裙的六耳開心不已,玄奘看著自己前世今生的徒弟像個小孩一樣開心,讓玄奘看的也是微笑不已,說實在的感覺溫馨,但玄奘心中卻是早已打定了主意,讓六耳離開,不要參合到西遊之中,西遊太危險了,如來不可能把自己怎樣,但就怕對六耳生出什麼歹意啊!對於普通人和六耳,玄奘是真心慈悲和慈愛的人,他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徒弟好,自己和如來的鬥爭是黑暗的,不是也不應該讓他參與其中,這也是玄奘西遊之路總是想打發猴子的原因之一!

西遊的世界由於我變了一些味道,已經把這鍋湯攪得更渾了一些,想來這次西遊路會更有趣,在西遊正式開始後,我便有所關注,而其他大能也都在關注,我在西域此時作為聖靈真主,已經很少有人見到我了,一般都是七十二上位神使遊走西域佈道,七十二上位神將帶著中位神、下位神軍團打殺西域妖魔,下屬十二主神鎮守和管理神國!分魂信仰之體進階至尊神後,神國已經化作了一方內世界的存在,不比西遊世界小,但法則卻相對不完整,世界內有天界、人界、冥界之分,而整個國度中,信仰教義的人,死後升入神國天界永生,或進入神國人界繼續輪回,更多的是進入冥界煉獄接受懲罰,懲罰之後才能再生為人!神國已經完全成熟,進階為世界,儼然成為了西遊中的另一種完整文明體繫世界,獨立在天道之外,也包含在天道之內。

天庭、靈山和地府這些年也發覺了西域的變化,但是卻沒有怎麼多做關注,對於化外的西域之人,他們還是不太關心的,只是靈魂的大量減少,才是他們所關心的事情,查來查去,就查到了教身上,這個教派什麼時候出現的,三方大佬也是納悶,但就這個教派的規模來看,已經是覆蓋了西域諸國,一點不比南瞻部洲的中土面積小,甚至更大的多,人口也是不少,也比中土多了一倍,而且在教化程度和凡人的生活層次上,也要比中土高出太多,而再看教義,似乎並不比佛教的經卷精細,也不比道家的典籍繁多,但觸類旁通的也是導人向善的經典之作,更加符合凡人的需要,也更貼近於凡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通俗易懂,的佈道讓治下凡人生活水品提高,有著無比強烈的凝聚力,讓西域諸國都凝聚在了一起,沒有了戰亂人禍!而戰亂可是功德之事,他們怎麼也沒有明白,是怎麼做到的!說白了,很多的戰亂,都是佛道兩家在後面挑的事,戰亂一起,便是他們超度亡魂,降妖除魔的大好機會,雖然因果業力會不斷累積,但功德增長的更快,花一部分功德抵消因果業力,還是劃得來的!但此時看到西域諸國這麼團結,以後還怎麼賺取功德,於是各位菩薩佛陀、天神大仙,還有部分的惡神鬼王,都將目光集中在了這些西域的國度,想著出來搞事了,不過他們有那麼容易搞事嗎?當然是否定的,我早已察覺了一切,讓七十二神使告訴西遊世界治下的凡人子民們,有中土道門和西方佛門的仙佛與冥界鬼神將霍亂安寧幸福的國度,大家要虔誠的信仰的教義,真主之下的聖戰戰士,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家人與國度,真主永遠與大家同在,永遠不會拋棄的子民,大家一心,團結在一起,才能共渡難關,走向輝煌!一遍一遍的宣傳道門佛門的惡行,不斷的洗腦,加深對教義的凝聚力,經過長久的灌輸和提高人民的智慧,讓他們明白了好壞,什麼是對他們有害的,什麼又是對他們有益的,之後不久,我直接讓屬下神使和西域諸國協商後,直接成立了聯合國,大家都是的子民,不再擁有國王,只有一個真主,原先的國王都作為一方諸侯,為鎮守一方安寧,杜絕了一些佛道鬼神挑起動蕩的因素,也讓西域的勢力更加強大,我的一系列措施,讓仙佛鬼神沒有反應過來,大大小小的國家合併,讓他們找不到太多縫隙插足,因為國度中曾經的那些國王和家屬,我都讓神使與他們簽訂了契約,凡是加入聯合國的王族及家眷,三服之內的宗親,死後都將直接進入神國天界,享受永生,滿打滿算,這些王族加在一起的人員也就是一萬人左右,已如今的聯合國每天的信仰之力,造就一萬個永生下位神也不是什麼難事,頂多就是三個月的時間便足以,但是這一決定直接讓王族們感恩不已,紛紛簽署了契約,加入了聯合國,而契約的效力自那時便生效了,讓他們更加的信仰,所以即便是仙佛鬼神來蠱惑這些人,也難以成功,甚至頭腦好的王族成員,還會成為反間諜,間接的坑一把仙佛鬼神也說不定。

玄奘和六耳師徒離開陳家,一路西行,晝出夜宿行了幾日,天漸漸冷了下來,似是快要進入冬季,來到一處山野之地,跳出一群毛賊攔路,六耳看到這群毛賊了一聲,便將這群毛賊全部打殺了幹淨,而此時玄奘早已打算好了,趁著這個機會把六耳趕走,正是一個好機會,見六耳返回,便直接訓誡起來說道:“出家人不可動殺戒,寧願自己生死,也不能害人性命,你卻將他們全都打死,這如何使得!如果他們的家人找來,又該如何是好?”。

六耳一聽,卻不以為然的說道:“師傅啊!俺老孫五百年前在靈猴島做猴王時,不知打死了多少人,也沒見有什麼事,師傅安心就是!”。

玄奘看到六耳不以為然,心下一喜,再加把火應該差不多了,但面上卻帶著不忍和悲憤之情,嚴厲的說道:“這一切都是你生來沒人管束,才會無端行那殺戮之事,也有了嬌狂傲慢之心,才會有那五百年的災劫之苦,你如今已是我佛門弟子,如何能再造殺孽,如果一味殺戮,如何能與我一同前往西天,參見我佛如來,求得真經!實乃罪孽、實乃罪孽!如何做得出家人”。

猴子一聽,果然受不了玄奘的嘮嘮叨叨,心下不由火大,厲聲說道:“好好好,既然我做不得出家人,去不得西天,也用不著你在這裡說教於我,我走就是了!哼”說著話,便直接騰雲飛走,不知去向。

玄奘看到猴子離開,不由得嘆了口氣,暗自喃喃自語:“猴兒,莫怪為師,師傅是不想你捲入這場紛爭啊,去了好,去了好,從此也就自在了!”說完,便起身收拾行李,牽著白馬繼續西行,雖然猴子走了,但是西行還得繼續,為了複仇,這路還得走下去。

只是玄奘行了沒幾步,眼前便來了一位老婦人,手中拿著一件橙黃法衣和一頂法帽,站在路中,讓牽馬行來的玄奘不由得眼角抽搐,怕什麼來什麼,剛好不容易趕走六耳,這邊靈山便來人了,估計一會猴兒便會被追回來,還會被套上束縛,以便猜測,一邊走來,近的老婦人面前,一番敘說,果然得了束縛猴兒之物,而老婦人便是觀音菩薩,直接離去追六耳了,玄奘等觀音離去,臉瞬時黑了下來,佛門一個個為了利益,當真是不擇手段,暫時猴兒是逃不了了!

觀音一路追至東海,六耳剛吃完茶,被龍王一番勸解,從龍宮之中出來,準備趕回玄奘處,此時正好遇到了觀音,又是一番說辭後,便返回了玄奘身邊,而觀音則是一直隱於暗中觀察,玄奘早就思量過,如果不讓猴兒帶上金箍,怕是佛門不會善罷甘休,只能以後再做打算了!見六耳回來,謊騙六耳包裹中上有幹糧炊餅,讓六耳取來,而六耳取了幹糧,也發覺了衣帽,向自己索要,隨就給了他,等六耳穿戴完畢,玄奘便念起了緊箍咒,讓六耳頭疼欲裂,玄奘不忍便停了下來,六耳發現是玄奘念得咒,不由想要上前打殺玄奘,玄奘只得繼續唸咒,讓六耳痛苦不堪,沒了精力殺將自己,過了一會,便不再念了,玄奘過去檢視,讓六耳害怕不已,玄奘看到六耳怕了,說道:“莫怕莫怕,只要你用心服侍,聽取教誨,一心歸於我佛,為師便不會再念這緊箍咒了!”。

六耳聽了玄奘的話,也放心了一些,但不由得奇怪,玄奘以前也沒有這般事物,也沒有這般能力,怎麼突然就有了,於是問道:“師傅,這事物和咒法是哪裡來的?以前怎麼沒有見過!”。

“哎,這是一位路過的老婦人給我的!”玄奘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