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章 ? 讓孩子吃這三種“苦”,是他們一生的福氣

謝霆鋒不禁感慨:後悔沒有像你一樣,“聽媽媽的話”。

周杰倫小時候練琴,全靠媽媽一根藤條在後面逼迫。

他也曾經懷疑,為什麼別人能在外面玩,而我要每天練琴。

現如今,他感謝媽媽的堅持,也感謝自己的堅持。

《遊褒禪山記》中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們讓孩子做事要堅持,不是為了讓他們去承受皮肉之苦,而是讓他們體會與自己賽跑的過程;

不是為了讓他們一定要成為成功者,而是讓他們學會任何事情堅持到底就會有收穫。

品嚐堅持的苦,讓孩子品格堅毅,遇到更好的自己。

挫敗的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們要教會孩子走向成功,更要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挫敗。

2010年的升學季,發生過這樣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

上海華師大二附中一位尖子生,成績優異,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種競賽。高考之前,由於沒能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選擇了輕生。

沒有被清華錄取,可是他卻被北大心理系錄取了。

這也是無數人不能仰望的高度,可是他還是選擇了從高樓一躍而下。

每個孩子都有全力以赴的過程,如果失敗了,那如何面對?

我們要教會孩子的,是事與願違時,如何面對挫敗感。

也許我們的孩子不會因為清華北大這樣的事情黯然傷神,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挫敗感經常會出現:

“媽媽,小朋友不喜歡跟我玩”

“媽媽,我好不容易搭好的積木,突然倒塌了”

“媽媽,這次比賽我輸得一塌糊塗”

“媽媽,我這次考試退步了十多名”

這些細微的小事,都是孩子內心非常失落的時候。

讓孩子坦然面對不如意,給自己找到新的出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阿德勒在《洞察人性》中,給出過三個小建議。

首先,要同情和理解孩子。

不是告訴他失敗了沒關係,失敗了怎麼會沒關係?

而是告訴他我懂你,我知道你很難過,我如果是你,也會很傷心,畢竟你費了很多心血。

其次,孩子情緒穩定後,一起分析原因。

一件事情失敗了沒有關係,我們要在失敗中汲取教訓。

失敗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失敗。

最後,帶著孩子去放鬆放鬆吧。

失敗的情緒可能別人再多說也是無益,要讓他們自己走出來,接納自己的挫敗,同時也認識到,人生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很多愛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