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三十九章:求賢令

大明版的農科院正式成立,這對於朱常洛來說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但是落在一幹朝臣的眼中,卻著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說穿了,重設司農寺不會牽扯大多數朝臣的利益,這個新設的司農寺並無甚權柄,只是朝廷的國庫開支又多上了一筆罷了。

但是朝廷是朝廷,大臣是大臣,只要不牽扯自己的利益,這幫大臣們才不願意去跟皇帝作對。

故而王錫爵在詔書當中微微一停,眼見底下竊竊私語的聲音漸漸回歸平靜,便輕咳一聲,繼續讀道。

“又以官者,國之重器,我朝以科舉拔人才,大勝前朝考舉等制,然聖人有君子六藝曰禮、樂、射、禦、書、數,我朝雖有文舉以考禮樂,有武試以測射禦,獨視數算於無物,朕以為大謬,然科舉乃國之大事,不可妄動,故朕意在國子監設數算,格物二門科目,廣發求賢令,召天下精於此道之輩入國子監任教授,徵天下學子入國子監習之,以補全我朝科舉之不足!又以新皇登基,當開恩科,以明歲泰昌元年為大比之年,加開恩科,國子監數算,格物二科同測之!詔告天下,鹹使聞知,欽哉!”

王錫爵的聲音戛然而止,在眾臣略帶驚愕的目光當中,緩緩將手中的卷軸放回原處,恭敬的退了下來。

就這麼完了?

群臣渾渾噩噩的跟著所有人三呼萬歲領旨。

心中依舊不敢相信,鬧得這麼沸沸揚揚,皇帝和元輔聯合起來,將訊息嚴密封鎖的新皇第一詔,就說了這兩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司農寺就不說了,好歹是納入朝廷規制的正式衙門,司農寺卿雖然沒什麼實權,可到底是正三品的高官,級別在那擺著,算得上是大動作。

可這求賢令算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這求賢令不是動作太大了,而是動作太小了,壓根引不起朝臣的重視。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開恩科,這本就是常事,不足為怪。

至於說廣招天下精於數算,格物之輩入國子監任教授,在朝臣看來,就是皇帝又開始不務正業了。

若是放在別的朝代,皇帝不務正業少不得要被好好教育一番。

但是這是大明,一個有超過一半的皇帝都不怎麼務正業的朝代,朝臣們對於皇帝的這種行為早已經習以為常。

可著眼前這位往上數,他老爹,先帝開了礦稅,大肆斂財,他爺爺,世宗皇帝迷通道教,廣徵天下道士,甚至還封了所謂的國師,那動靜可比這個大多了。

即便是大明少有的勤政皇帝宣宗皇帝也喜好促織,幹過從天下廣徵促織的事情。

而要說最不靠譜的,莫過於憲宗皇帝鬧出的傳奉官事件,單純以自家的喜好拔擢官員,可謂鬧得朝臣怨聲載道。

有了無數的前車之鑒,朝臣們對於現在這位的求賢令,承受能力也就強得多。

一來這畢竟不是什麼壞事,雖然大多數朝臣不覺得這所謂的數算,格物都有什麼用處,但是皇帝都把君子六藝搬出來了,他們也不好多說什麼。

何況皇帝一沒有自己派遣內官去徵辟,二沒有說要授予他們正經的官職,三沒有脫離朝廷的體制。

這點胡鬧的程度,朝臣還是能接受的,畢竟只是幾個國子監的教授博士而已。

還是那句話,不涉朝廷實權,便由得皇帝胡鬧去吧。

更何況皇帝沒說要隨便授予,一應銓選考核的程式還是要照著朝廷來的,只不過這個考核的內容從八股變成了數算和格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