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等人從德王府出來,天色已經有些晚了,便在濟南府城內找了處客棧住下,第二天一大早,眾人踏上歸程,一路疾行趕回了即墨營城。
就在劉衍回到即墨營城的第二天,盧象升派人送來了一份公文,對於劉衍在安東衛和大嵩衛的所有做法予以追認,並且公開表示,自己對劉衍整頓即墨營城的措施全都支援。
劉衍看著這份公文開懷大笑,隨即命人抄錄十幾份,張貼在即墨營城各衛所。
盧象升的態度讓即墨營上下大跌眼鏡,訊息傳開,就連登州營和文登營上下也是吃驚不小。
由此,劉衍在即墨營城的改革得以迅速推行下去,雖然此時各地的旱災還在持續,但是即墨營各地的百姓卻並不慌張,各衛所的賑濟措施也比較到位,與別處動盪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隨後劉衍便在苗紹率部的護衛下,前往大盤堡和鰲山衛,此番與德王定下大筆訂單,肥皂工坊、玻璃工坊和水泥工坊的產量必須大幅提升。
早在今年春節期間,劉衍便給各處工坊下令,命各工坊主事大力提高產量,以增加各工坊的收入,應對今年的旱情和蝗災。現在是檢驗成效的時候了。
大盤堡內,陳江氏和陳勳這兩口子滿臉春風的跟在劉衍身後,大盤堡的一眾軍戶也紛紛圍了上來,爭相一睹劉衍的風采。
劉衍也很高興,不斷向眾人揮手致意。大盤堡是自己起家的地方,這裡的百姓就好比“老區人民”,劉衍與這裡的軍戶百姓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隨後,劉衍等人來到肥皂工坊內,苗紹派部下將士圍住工坊,以免熱情的軍戶百姓衝進來,造成踩踏事故。陳勳和陳江氏一左一右陪同劉衍視察各處。
“大人,現在肥皂工坊的工人已經增加到七百多人,屬下按照大人的指示,最佳化了製造流程,增添了一些得手的器械,現在工坊每月可出產肥皂十六萬多塊,價錢依舊是六錢銀子,但是成本卻降到了兩錢左右,這還是算上了人工的。”m.
陳江氏如今掌管肥皂工坊,手中經過的銀子每月也有十幾、二十萬兩,算是富甲一方的大人物了,自然而然的也養出了幾分貴氣。
此時陳江氏面色紅潤、衣著華麗,面對劉衍款款而談,已經不再是當年大盤堡的那個墩軍婦人了。
劉衍心中一陣感慨,隨著自己勢力不斷膨脹,自己身邊的人也開始蛻變,這是好事,希望將來自己可以帶動天下人一起變好!
劉衍滿意的讚許了陳江氏一番,然後說道:“如此,肥皂工坊每月的純利有六萬多兩吧?”
“是。”
陳江氏笑著說道:“每月六萬七千多兩,差不多。”
劉衍說道:“弟妹做得很好,這個月就拿三份工錢,肥皂工坊的所有人拿雙份。”
“哎呦!”
陳江氏連忙說道:“那我就替工坊大傢伙謝過大人了!”
說話間,劉衍等人已經看過肥皂工坊的整個製作環節,相比於當初劉衍還在大盤堡的時候,已經完善、細化了許多,當然效率也高出許多。
隨後劉衍等人來到了陳江氏的署房內,眾人落座,劉衍便拿出德王下的訂單,說道:“這是德王給的生意,從下個月開始,工坊每個月要勻出六萬塊肥皂,定時送到青州府,那邊會有德王府的人接應運走。”
“六萬塊?”
陳江氏有些擔心,說道:“大人,現在這十六萬多塊肥皂完全不愁銷路,再勻出去六萬塊,其餘的商賈那邊就不夠賣了。”
“先緊著德王那邊。”
劉衍斬釘截鐵的說道:“德王掌握著對北直隸和南直隸等地的銷路,要先透過德王搭上線,以後才好繼續擴大規模。”
“至於其餘商賈,可以繼續擴大產量,慢慢彌補。”
陳江氏領命。
隨後劉衍又來到了玻璃工坊,這邊主事宋灌、主管史四升已經等候多時了。
陳勳和宋灌、史四升陪同劉衍巡視各處,宋灌邊走邊稟報:“大人,現在玻璃工坊的工匠已經擴充到五百人,坩堝也增加到四十座,每月可產出玻璃酒具六百套、茶具四百套、各類玻璃製品一千兩百套,每月純利九萬五千兩以上。”
劉衍站在一座坩堝前,炙熱的氣浪迎面撲來,劉衍微微眯著眼,問道:“現在玻璃器皿主要賣到何處?”
“主要是濟南府城和青州府、兗州府、萊州府的一些大戶人家採購,另外山東以外也有些生意,但是不多。”
劉衍說道:“現在玻璃工坊要全力疏通山東以外的銷售渠道,北直隸和南直隸是重點。”
說著,劉衍拿出德王的訂單,遞給宋灌說道:“從下個月起,拿出所有玻璃製品產量的三成供應給德王,定時送到青州府,那邊有德王府的人與你們交割。”
宋灌微微皺眉,說道:“大人,這個份額是不是太大了,要是被德王拿下這麼大的銷售份額,將來德王如果跟咱們壓價,怎麼辦?”
劉衍讚許的看著宋灌,說道:“你能想到這一點,足見是用心了。不過不必擔心,我許給德王的肥皂、玻璃、水泥這三樣貨物,哪一個都不是等閒之物,全天下只有我這裡才有貨,才有大量的出貨量,德王找不到下家,他就不敢跟咱們壓價!”
宋灌抱拳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