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舊唐書》的描述,在大唐立國之初,唐太宗曾經按照官職大小,為朝廷官吏分配土地,這便是職分田,算是政府福利了。
可是隨著大唐的穩定,民間物價開始上漲,到了唐玄宗時期,土地價格也跟著漲了起來,這就導致能夠繼續大宗收購土地的,只有官僚豪強了。
以至於唐玄宗本人都蹭在朝堂上感嘆道:“如今朝廷官吏動輒兼併土地,導致失去土地的百姓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國將如何?”
於是,唐玄宗於開元九年批准了宇文融的上書,開始對大唐的土地制度進行改革,這便是大唐歷史上最為嚴厲的“土地限購令”。
在這次改革中,大唐朝廷禁止一切土地買賣,無論是官、民、商,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隨後唐玄宗便命宇文融開展檢田括戶之策,簡單來說,就是不管是哪一級的官吏,只要持有的土地超過了唐太宗時期,按照官職大小授予的職分田數目,朝廷就要把多餘出來的土地無償沒收。這便是檢田。
然後朝廷再赦免全國逃荒的流民,不管原籍是哪裡,只要本人願意留在滯留的地方,只要當地有朝廷收繳上來的土地,那麼這些流民立刻就能獲得當地的戶籍,然後朝廷把當地收繳上來的土地分給這些流民進行耕種,並且可以免除六年的賦稅。這便是括戶。
按照劉衍的評價,當年唐玄宗的這套檢田括戶新政,便是割
官僚階級的血肉,來餵飽沒有飯吃的農民,極大的緩解了當年唐朝的階級矛盾。
同時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主持檢田括戶的宇文融不但沒有事後被清算,反而得到了善終。檢田括戶的政策也沒有半途而廢,推行的也非常的順利。
這是因為宇文融在推行檢田括戶改革的時候,專門將皇族、世家大族排除在外,這兩股當時最為龐大的勢力並沒有受到任何的損失,反而還能跟著宇文融撈到一些好處。
宇文融找來具體到各地執行政策的官吏,全都是關隴貴族子弟,而檢田括戶針對的,也只是透過科舉上位的普通官吏,自然推行起來就阻力很小了。
由此,大唐在差不多四年的時間裡,清理了八十多萬戶依附於官僚的隱戶,併為這些百姓重新分配了土地,不但消弭了國家的巨大隱患,還大大增加了財政收入,一舉奠定了開元盛世的經濟基礎。
劉衍在從崇禎帝那邊返回內閣官署後,便開始思考起來,唐朝時候的檢田括戶是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土地改革政策,雖然並不是最徹底的,但卻是阻力最小、效果最好的。
所以如今劉衍想要推行《皇明田畝制度》,就必須要借鑑大唐檢田括戶的成功經驗。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對清理土地的物件區別對待。
“官僚士紳、豪強大戶、商賈、皇族……”
劉衍將這幾類寫在了紙上,然後用筆在皇族二
字上畫了一個圈:“對待皇族佔有的土地,決不能採用收繳的辦法,而是要採用市價收購的辦法,並且按照爵位高低,設定收購的比例,爵位越高,收購的比例越小,如此,阻力應該會小很多。”
“官僚士紳嘛,則可以仿效唐朝的制度,按照官職大小設定職分田,這些職分田都是朝廷認可的私有土地,各級官吏可以繼續持有。職分田之外的土地,朝廷以市價的三成收購。”
其實劉衍也想從那些官僚士紳手中無償收繳土地,只是朝廷新政之下,已經有多條政策重點打擊官僚的勢力了,大明朝廷的運轉畢竟還要這些人去效力,劉衍也不能趕盡殺絕,如此便是一個折中的辦法。
“至於豪強大戶,則可以這樣:按照該戶男丁人口的數額分配耕地,每人分配的耕地數目可以大一些,多餘出來的土地朝廷便要全部無償收繳!”
劉衍打定主意:“豪強大戶也是民,不過是成了勢力的民,只要是民,就要一體看待,不能因為其有勢力,就另眼相待。”
“最後便是商賈了,這個好辦,大明商賈禁止囤積耕地,所有商賈手中的耕地,都要上交朝廷。”
隨後劉衍又意識到有些不妥,眼下大明商賈都有濃濃的土地情節,甚至不少商賈在賺了銀子之後,都會將盈利拿出來買地。
如果朝廷直接對商賈揮刀無償收繳土地,勢必會對大明的商賈階級造成
沉重的打擊,這對於剛剛有所抬頭的商業和工坊業是非常不利的。
於是劉衍便定下以市場價四成的價格,對商賈手中的土地進行強行收購的政策。
隨後劉衍將這些條款總結了起來,全部融入《皇明田畝制度》中。
次日,劉衍便將農事部尚書張耒、民政部尚書趙民、財政部尚書嶽明、商事部尚書宋公明、吏部尚書王文鎮找來。
這一次,劉衍將改良過的《皇明田畝制度》發給眾人,說道:“從即日起,各部就要忙碌起來了。”
“農事部立即開始核查全國耕地情況,對全國各地的百姓、官吏、商賈、士紳豪強、皇族手中的土地數目、分配情況進行摸底。”
“民政部則對全國各地的戶籍進行排查,本公要清理全國各地依附於官吏、商賈、士紳豪強、皇族的隱戶人口!”
“這次推行《皇明田畝制度》以農事部為主責,其餘各部全力配合。”
張耒只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非常重,但是心中卻是鬥志盎然,劉衍已經將路鋪好了,剩下的路,自己就算是爬,也要爬到終點。
劉衍看著抱拳領命的張耒,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便對吏部尚書王文鎮說道:“農事部和民政部會將清查的情況通報給吏部,你這個吏部尚書可要全力支援,不但要儘快按照《皇明田畝制度》擬定各級官吏職分田的數額來,還要對涉及到需要向朝廷以三成市價出售土地的
官吏下通告:凡是隱瞞土地數目、拒不執行朝廷新政者,立即罷職,朝廷永不錄用!”
王文鎮抱拳說道:“閣老放心,我吏部上下一定儘快拿出一個方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