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在離開南京城的時候,專門召見了劉良佐和高傑。對於這兩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將領,劉衍的本心是不想重用的,高傑還好一些,劉良佐完全就是投靠滿清的劊子手。
只不過此二人都是能征慣戰的悍將,再加上如今也已經不會再有滿清入關的慘劇了,所以劉衍也不想將二人逼迫走,那樣二人多半是要落草為寇的,到時候就又是一番收拾。
於是劉衍在對二人,特別是劉良佐狠狠敲打了一番之後,便將二人派去了皇明演武堂,等到二人畢業之後,便安排一個駐防軍營參將的職務,以觀後效好了。
黃得功聽了劉衍對二人的安排,說道:“高傑此人還算可用,只是劉良佐早年殺良冒功之事沒少幹,如今卻也得了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下官心中著實有些不舒服。”
劉衍也是嘆息,自己心中又何嘗舒服呢?
只是如今新政、軍改之策正在全面鋪開,別的不說,單說各地駐防軍營參將的合適人選,國防部尚書田輝敘那邊就已經愁的不行了,沒有這麼多合適的將領啊。
現在青州府的皇明演武堂已經幾乎滿編,都是從國防軍各軍中抽調的學員,為的就是培養駐防軍各部的合格將領。
於是劉衍簡單的說了說自己的無奈:“天下太大,用人之處又太多,所以有時候朝廷也是無可奈何的,這一點黃將軍要有所體諒。”
“不過黃將軍也
可以放心,朝廷缺人,並不意味著會胡亂用人。凡是違反大明律、抗拒朝廷之人,本公都不會任用。劉良佐之前犯下的事情,本公也已經通知督察部立案了,將來劉良佐都要受到責罰的。”
黃得功抱拳說道:“閣老公允,下官佩服。”
隨後黃得功便向劉衍告辭,大軍繼續向北京的方向行進。
十月初,劉衍率部回到北京城。
而此時,裁撤南京朝廷的訊息,已經傳到了北京城內,崇禎帝對此非常震怒。
可是隨後劉衍派人送來的大量證據,以及國防軍將士運回京的數額巨大的錢糧,卻熄滅了崇禎帝心中的怒火,讓這位年輕的皇帝開始深思起來。
“大伴。”
“老僕在。”
“你說大明的官,真的如此富有?劉衍每一次抄家拿人,都能抄出幾千萬兩銀子來!”
王承恩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天下的官員哪一個不是家財萬貫的,要是將文武百官的錢財都收歸國有,朝廷還不知道會富有到什麼地步,連王承恩都不敢想象!
崇禎帝看了沉默不語的王承恩一眼,有些不滿的哼了一聲,隨後說道:“劉衍呢,他不是回京了嗎,為何不入宮見朕?”
王承恩說道:“老僕派人去問過,劉閣老說是在忙於制定新策,說是要增稅,對官員和富人增稅。現在恐怕在於財政部尚書嶽明、商務部尚書宋公明商議此事。”
崇禎帝眉頭緊鎖,說道:“看來,劉衍又要
捅馬蜂窩了!”
與此同時,在內閣官署內,劉衍、嶽明、宋公明三人正在商議著什麼。
“財產稅?”
宋公明和嶽明對視一眼,二人心中都被劉衍的這個想法給嚇住了。
這是要向全天下的富人、官吏下刀子,誰會同意?
劉衍則是解釋道:“這次去南京,讓本公意識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的官吏幾乎是十官九貪,如果本公一味的落實新政,那麼別的不說,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官吏就要被拿下九成!”
“到時候誰去治理地方,誰去維護大明的正常運轉?”
劉衍很是無奈的說道:“本公也想一舉將天下的貪官全部罷免,可現實卻不容這樣,本公必須要面對現實:只要各地官吏支援新政,同意財政部核查財產,本公就認可他們現在的財產是正當合法的!”
這就是嶽明、宋公明的震驚之處了。
劉衍此番要徵收的財產稅,就是要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吏主動上報自己的財產,不管財產數額多少,是何種來源,只要在截止時間之前主動向朝廷申報的,在財政部聯合國防軍各部核查之後,都會向其徵收一筆,總金額三成的財產稅。
只要朝廷官吏交了這筆錢財,剩下的七成就是合法的。
當然,當這些官吏去世之後,其子女想要繼承財產,還要再交一筆總金額三成的財產稅,後代依此類推,就好像是漢武帝的推恩令一般,逐代削減那些官吏的財
產。
而且,一旦這些官吏為了彌補自己的損失,加倍搜刮百姓的話,也沒有那麼容易,只要新政在各地落實,督察部、刑部、公訴部在各地都設立了獨立於各地官府的衙門,再加上軍情部對內的監控,劉衍便有信心能夠將貪腐控制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
此時嶽明說道:“朝廷的那些官吏有機會將自己貪墨的錢財洗白,一定會爭先恐後的向朝廷報備的,同時朝廷可以拿這些錢糧去賑濟百姓、發展民生,也可以有效的安撫百姓,一舉兩得。”
“只是下官有個擔心,那些官吏會不會怕朝廷秋後算賬,所以一開始都會觀望?”
劉衍點頭說道:“觀望是一定會的,所以朝廷十五部的官吏要帶頭,京城官吏也要第一批完成報備,違令者革去官職!”
“各地官吏見京官報備之後沒事,便會爭先恐後的向朝廷報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