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九十二章 賜名與調兵

七月十一日,北京城。

鄭森帶著一隊護衛,策馬狂奔,竟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趕到了北京城,並且給劉衍帶來了一份“請戰書”。

此時劉衍已經收到了軍情部和國防部的雙重奏報,得知兩廣總督丁魁楚、廣東總兵官王先川率軍攻打江西道,貴州總兵官徐家明率軍湖廣道,雲南總兵官李國志則在進攻四川的路上,率軍折返與黔國公沐天波部打成一團。

此時鄭森帶著鄭芝龍的請戰書抵達北京城,朝野上下為之一震,兩廣、雲貴叛軍聲勢浩大造成的震盪,也隨之消弭了不少。

不過劉衍卻沒有太過高興,畢竟鄭芝龍在歷史上就是左右逢源的典範,此番雖然將最為倚重的兒子鄭森派來,其心中究竟有多少誠意,劉衍也要打一個問號。

於是劉衍便在內閣官署召集了內閣各部尚書,共同召見了鄭森。

在內閣官署的大堂內,鄭森第一次見到了內閣首輔、魯國公劉衍,看著這位只有三十出頭,比自己打了十多歲的大明帝國“掌舵人”,鄭森顯得非常緊張,同時心中也滿是崇拜。

“福建福州府參將鄭森,拜見劉閣老!”

鄭森行禮之後,劉衍笑著說道:“鄭參將請起,遠道而來,辛苦了。”

劉衍平易近人的話語,讓鄭森心中的緊張情緒消散了不少,隨即便起身拿出了父親鄭芝龍的親筆信,說道:“啟稟閣老,如今兩廣、雲貴皆有叛逆起兵,家父作為福建都督,對於叛逆之行徑深惡痛絕,特派末將進京請戰,此為請戰書,請閣老過目!”

一旁的內閣官吏將書信遞交給劉衍,可是劉衍卻並沒有拆開閱讀,只是上下打量著鄭森,心中暗道:“這就是歷史上和赫赫有名的鄭成功啊?樣貌、舉止和談吐,果然不同尋常,是個人才。可惜是在鄭芝龍這個牆頭草的手下,明珠暗投了!”

隨後劉衍便說道:“福建都督鄭芝龍是你的父親,不知鄭參將對令尊有何評價?”

鄭森見劉衍並沒有開啟書信,心中頓時緊張了起來,於是頓了頓,說道:“家父草創於微末,如今身為福建都督,當為一時之豪傑!”

“嗯。”

劉衍點頭說道:“令尊當得起豪傑二字。不過本公觀令尊近來所作所為,也僅僅是豪傑而已!”

鄭森心中大驚,正要說話,卻見劉衍擺了擺手,說道:“朝廷推行新政、軍改之策,目的是要振興大明,重現盛世景象。新政、軍改之策進入福建之後,對你們鄭家的權勢肯定會造成影響,本公和令尊都是心知肚明的。”

“不過新政、軍改一旦在福建落實,則百姓可以得到切實的實惠,對於你們鄭家,本公和朝廷,也不會坐視不管,定會給予補償,只是為何令尊看不到這些,而要陽奉陰違,一面派鄭參將進京請戰,一面暗中與叛軍暗通款曲!”

劉衍突然發難,鄭森頓時臉色一僵,急忙抱拳說道:“閣老勿怪,此乃謠傳,家父定然不會與叛軍有往來。”

劉衍大笑起來,說道:“鄭參將以為,朝廷的軍情部和國防部都是吃乾飯的?”

鄭森無言以對,只好抱拳行禮,等候劉衍的發落,心中暗道:“此番恐怕難以全身而退了!!”

周圍的各部尚書紛紛將目光投到鄭森的身上,對於這個少年英才,眾人都能看出其強於同齡人,只是可惜此人乃是鄭芝龍的兒子,而鄭芝龍又與朝廷不是一條心。

片刻之後,劉衍說道:“此番鄭參將入京,有人進言要將鄭參將拿下囚禁,有人進言要以鄭參將為籌碼,與令尊談交易。”

“可是這些進言都被本公否決了。鄭參將可知道為什麼?”

鄭森搖頭說道:“末將不知。”

“因為本公知道,令尊曾率部在料羅灣擊敗西夷荷蘭人的艦隊,鄭家的艦隊在南海始終打壓外夷的船隻,這就足夠了。只要令尊心中還有大義在,還自認為是華夏的一分子,自認是大明的武官,那本公就不會對鄭參將下手。”

鄭森頓時愣住,隨即激動的抱拳說道:“謝閣老!末將回去之後,定當力勸家父。”

“不要著急。”

劉衍揮手說道:“此番鄭參將回去,要奉勸令尊認清現實,並且做出正確的決定。同時,本公也希望鄭參將能夠參與到大明覆興的偉大事業中來。”

“末將一定牢記在心!”

劉衍笑著說道:“好!此事若能成功,鄭家定然能夠有一個光明的前景,本公看,不如就給鄭參將改個名字,曰成功二字,如何??”

“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