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政殿內,多爾袞聽完了多鐸的描述,也意識到事情不對勁,皺眉思索了許久之後,猛然說道:“難道劉衍用的是地道掘城之法!”
多鐸也猛然反應過來,明軍用那麼多的人力,運送的東西多半就是挖地道後,運出來的泥土!
“陛下,如果明軍真的從四面挖掘地道過來,如何是好啊!”
多爾袞獰笑著說道:“挖地道攻城的辦法也就是穴攻,明軍的目的無外乎是兩種:一種是直接挖地道進城,另一種是破壞城牆。”
“不過明軍想要從地道攻進城的難度很大,挖掘的地道要非常寬闊,能夠容納大量士卒快速入城才可以,否則明軍進來多少都是一個死;若是為了這個目的,就不能在城牆拐角的地方堆土丘,不然防守一方只要在裡邊的城角處再修一道內牆,不用很寬,就能把去路完全堵死。”
“如果是為了破壞城牆的話,明軍就會將地道挖到城牆下,將城牆下面挖空,用木樁支撐,然後在下面放火。火燒斷支撐木樁後城牆會垮塌,然後攻城軍隊會透過缺口進城。”
“如此,我軍可有破解之策?”
多爾袞說道:“豫親王,你立即在城中尋找大缸,然後在城牆跟前,每隔一百步就挖掘一處深坑,將大缸放入坑中,並且在大缸中裝滿水,如此哪個方向有人挖地道,哪裡的水缸裡就有波紋。”
“然後豫親王便安排兵力,在相應的方向,從城內向外挖掘地道”
多爾袞一邊向多鐸吩咐著,臉上一邊露出了猙獰的表情。多鐸聽完之後,也是大笑起來,打千說道:“陛下放心,此番奴才一定讓明軍損失慘重!”
當晚,多鐸調集兵馬開始在城內搜尋大缸,清軍幾乎是挨家挨戶的搜尋著,一個晚上的時間,便搜落到數千口大缸。
隨後多鐸便命人將這些大缸平均分到四面城牆跟前,每隔一定的距離就挖掘深坑放下大缸,倒滿水後靜靜的觀察。
經過一個晚上的忙碌,清軍各部還真有不少的收穫,瀋陽城四面都確定了不少的地道方位。
多鐸接到各部報上來的訊息,發現明軍竟然在四面至少同時挖掘數十道地道,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氣:劉衍的決心可真是大啊!
當即,多鐸命城中清軍兵馬也立即挖掘地道,從各處確定的方位開始挖掘,在城牆內開始向下挖掘,一直向外延伸到城外。
轉眼到了第九天早上,此時經過小半夜的挖掘,清軍各部挖掘的地道已經全部延伸到了城外,多鐸站在瀋陽城的西城牆上,收到部下奴才的稟報,經過清兵在地道中用腳步測量,現在各處的地道距離應該已經延伸到城牆外數十步的距離了。
多鐸隨即下令各部停止挖掘,立即向地道最裡面運送火藥,並且部署引信,準備引爆。
其實按照歷史上的戰例來看,對付地道攻城的辦法有很多,用的最多的就是水攻。
也就是守城一方在探明進攻方挖掘地道的方位後,從城內挖掘一條相向的地道,然後再往地道中灌入大量的水,如此便可以讓守城方地道周邊的土壤被水浸泡,從而引發一定範圍內坑道的塌陷,將進攻方挖掘的地道全部弄塌。
可是多爾袞和多鐸卻選擇了使用火藥,水攻固然可以挫敗明軍的地道攻勢,可是卻無法大量殺傷明軍的兵力,只有用火藥才能給明軍最大的殺傷。
突然,就在多鐸思索的時候,明軍的炮火再次開始轟擊,多鐸急忙狼狽的從城牆上撤下來,然後躲到了城內指揮部下往地道中運送火藥。
各部清軍兵馬也是發了瘋,此時被調動起來的清兵全都冒著明軍炮火搬運火藥,所有人心中都清楚,一旦讓明軍的地道攻勢成功,那盛京城也就宣告陷落了,大清也就徹底完了!
很快,清軍從城內挖掘的幾十道地道全部完成,並且每一條地道的最裡端,都堆積了大量的火藥,並且用引信連線好。
多鐸在城中一處宅院內,這裡距離瀋陽城的西城牆很近,接到各部的稟報之後,當即冷聲說道:“點火,給本王炸!”
很快,各條地道里面的火藥相繼被點燃,在瀋陽城外的曠野上,這片土地在此前幾天裡淪為戰場,已經變得千瘡百孔,可是今日,這片土地又相繼發生了爆炸。
在明軍中軍高臺上,劉衍舉著千里鏡望向前方,只見一團又一團的爆炸從大地下面湧起,將大量的土壤揚到了半空中,其中還夾雜著不少人體的殘肢斷臂。
緊接著,劉衍在千里鏡中看到,明軍挖掘的一條條地道以肉眼可見的痕跡快速坍塌,全都是被巨大的爆炸給震塌的,在眾多地道中的明軍各部輜重兵以及民夫,有很多人都被掩埋在了地下。
此時劉衍雙眼冒火,咬著牙說道:“命令各部立即挖開被震塌的地道,搶救被掩埋的將士和民夫!”
“命令各部火炮持續不停,給本公狠狠的轟!”
“是!”
明軍各部將士不用劉衍下令,已經開始派出援兵挖掘坍塌的地道了,只不過這些地道周邊的土壤已經變得非常鬆散,往往都是挖掘一段,就又坍塌了一段,根本無法固定如同是流沙一般的泥土。
一直到下午時分,除了被埋在坍塌地道最外面一段的明軍將士和民夫外,地道深處的大量明軍輜重兵和民夫已經無法救出,被埋了這麼長的時間,就算是神仙也活不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