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甲說道:“眼下朝廷為閣老所部數十萬將士籌集了三個月的錢糧,現在差不多已經消耗了三成左右,朝廷必須繼續為閣老所部運送後續補給,這一點就算再難,咱們也要同舟共濟!”
說完,陳新甲便看向了財政部尚書嶽明,隨後又看了看商務部尚書宋功明。
嶽明率先說道:“陳尚書和各位都知道,如今朝廷各項開支浩大,光是籌建瀚海都護府、安東都護府所需的錢糧,每月就需要兩百七十萬兩銀子,以及上百萬石的糧食供應。另外還有西北災情的收尾事宜,遼東各地的重建開支,以及等等其他的開支。”
“現在財政部基本上沒有什麼結餘,能夠不發生虧空,本堂就已經燒高香了。至於再籌集數十萬大軍的錢糧開支,實在是力有不逮。”
嶽明說了一陣,便眉頭緊鎖的說道:“眼下唯一能籌集錢糧的地方,就是先從山東、北直隸、南直隸、福建等富裕地方,抽調一些地方府衙留存的錢糧上來,算是朝廷向地方暫借的吧。不過等到明年夏稅收上來之後,這些暫借的錢糧一定要儘快償還,以免地方錢糧不足。”
陳新甲問道:“那財政部能籌集多少錢糧??”
嶽明皺眉大概算了一下,說道:“大概有一百二十八萬銀幣、五十四萬石糧食。”
陳新甲算了一下,這些錢糧估計也只能支撐劉衍部大軍一個多月的消耗而已。於是陳新甲便對宋功明問道:“那商務部這邊能籌集多少錢糧?”
宋功明說道:“按照朝廷的經制,商務部下屬各工坊、商社的收益,每三個月要向財政部結算一次。眼下今年年底的結算還沒有進行,商務部還留存了一些錢糧。”
“本堂已經提前估算了一下,這批錢糧大概有三百一十五萬銀幣、一百三十萬石糧食,就先充作閣老所部的補給之用吧。”
宋功明說著便看向嶽明,只見嶽明也是點頭贊同。
如此,朝廷就能籌集四百四十三萬銀幣、一百八十四萬石糧食,陳新甲估算了一下:這筆銀幣差不多可以供應劉衍部數十萬將士兩個多月的消耗,加上此時軍中的存餘,四個月的時間還是可以支撐的。
於是陳新甲鬆了一口氣,說道:“好,就如此辦理吧,財政部和商務部儘快將錢糧運送到天津衛去,北洋艦隊已經在天津衛已經有運輸船隊在港口等候了。”
“好。”
大軍錢糧的問題商議完畢之後,陳新甲鬆了一口氣,笑著對眾人說道:“大事都商議完了,咱們也鬆了一口氣啊。”
眾人全都笑呵呵的點頭,這段時間先是遼東收復、滿清滅亡,隨後大軍拿下了奴兒干都司故地、漠南草原,緊接著就是籌建安東都護府、瀚海都護府,以及各處都督府,眼下劉衍又率領數十萬將士兵臨鴨綠江邊,準備威逼朝鮮國,繼續打下去,這一系列的大事都集中發生在很短的時間內,讓內閣眾人感到巨大的壓力,幾乎喘不過氣來。
如今這麼多的大事終於有了眉目,接下來只要按部就班的繼續推進就好了。
這時,財政部尚書嶽明說道:“對了,關於出使朝鮮國的事情,我財政部侍郎高弘圖已經出發了,估計現在已經揚帆出海了,不知道高侍郎此行能否不負使命??”
陳新甲說道:“高弘圖原本可是南京朝廷的尚書啊,對於朝鮮國的那些下國王公大臣,應該是迎刃有餘的。而且這段時間高弘圖在財政部也歷練得很不錯,對於新政也能做的很好,此番出使,不會出什麼差錯的。”
就在眾人談論的時候,此時高弘圖已經從天津衛出海,搭乘北洋艦隊下屬的運輸船隊前往遼東近海的獐子島。
這支運輸隊裝載了部分彈藥和藥品,以及少量的錢糧,是劉衍部大軍定期例行的補給船隊。
此時高弘圖身披厚皮大氅,頭戴翻毛冬帽,腳踩棉官靴,就連手上也戴了皮手套。
即便如此,在冬日的海風吹拂下,高弘圖的臉頰也被凍得通紅,如同刀子一般的冷風撲面而來,幾乎讓高弘圖睜不開眼,鼻涕和眼淚不斷溜下來,此時的高弘圖早已沒有了往日的氣度和儒雅,只是堅持而又倔強的站在甲板上,望向前方的茫茫大海。
“大人,這裡海風太大了,還是回船艙休息一下吧。”
隨行的一名財政部吏員走過來說著,高弘圖則說道:“據說朝鮮國比這裡還要寒冷,我就算是提前適應一下好了。此番出使朝鮮國,咱們可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絕不能墮了朝廷的威嚴!”
“大人所言甚是。”
此番出使朝鮮國,高弘圖的心中也是有幾分忐忑,畢竟自己從未走出過大明,原本的目光都是聚焦在朝堂之上,對於如今這種國與國之間的博弈,以及超出大明疆域之外的視野,高弘圖是從來沒想過,也沒遇到過的事情。
所以高弘圖此時心中也是憋了一口氣,自己必須要將此番出使之事辦好,絕不能讓朝中同僚看輕自己,不能讓點自己將的閣老劉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