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七十一章 使者

“將來仕途如何,能否在中興大明的大勢裡出一份力、佔有一席之地,就看此番出使如何了!”

此時站在運輸船隊期間的甲板上,雖然冬日的凜冽寒風不斷吹打在高弘圖的身上,幾乎將人吹得透心涼,可是高弘圖的心中卻是一陣火熱,恨不得立即飛到朝鮮國都城漢城去!

兩天之後,運輸船隊抵達了獐子島。

高弘圖連同朝廷組建的使團眾人下了船,甚至都沒在獐子島休息一下,就急忙轉乘船隻,從鴨綠江入海口逆流而上,又花了一天多的時間抵達了鎮江堡。

“下官拜見閣老!”

在鎮江堡內的官署內,一身風塵的高弘圖見到了劉衍,當即行禮拜見。

劉衍笑著上前將高弘圖拉到了座位上,說道:“高侍郎一路苦寒,辛苦了!!”

高弘圖再次站起來,抱拳說道:“下官冒這點風寒算什麼,與閣老和大軍將士浴血奮戰、收復失地相比,下官的辛苦還差得遠啦!”

劉衍微微頷首,如今的高弘圖早已經沒有了之前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在經歷了官職變動,親身參與了新政、軍改,認識到劉衍的所作所為真的可以讓大明富強、中興,高弘圖也徹底放下了自己的身段,切實開始腳踏實地的忙於政務,已經從一個爭權奪利的弄臣,蛻變成了一個實打實的幹臣。

“呵呵,”

劉衍示意高弘圖坐下,然後說道:“此番點將高侍郎出使朝鮮國,其實本公的本意並不是為了收兵,而是為了將來出兵。”

高弘圖認真的聽著,說道:“請閣老明示吩咐!”

“高侍郎是財政部的,自然知道如今朝廷的財政狀況,已經不允許本公率領數十萬將士殺進朝鮮國了。可是朝鮮國投靠滿清,甚至出兵支援滿清,抵抗我大明天兵,其罪當誅!不打,則天下百姓不忿,不打,則數十萬將士憤慨,不打,則我大明天威何以遠播四海!”

“所以,此番高侍郎出使朝鮮國的目的有兩個:其一,暫時穩住朝鮮國,讓朝鮮國上下認為朝廷大兵壓境,只是為了問罪,而並不是真的要殺進朝鮮。其二,就是讓朝鮮國賠款,為其投靠滿清、出兵抗拒天朝而賠款謝罪。”

“至於從朝鮮國拿到錢糧的具體金額,本公還想聽一聽高侍郎的意思。”

高弘圖在從北京城出發之前,便已經跟財政部尚書嶽明商議過,畢竟劉衍在點名讓高弘圖出使朝鮮國的時候,已經透露過此番的目的。

所以高弘圖和嶽明雖然不知道具體的細節,至少也知道劉衍是想從朝鮮國討要錢糧賠償,所以二人也曾大概計算過。

於是高弘圖說道:“啟稟閣老,以財政部的估算,目前閣老所部四十多萬將士以及大批的戰馬,每月需開支軍餉三十萬兩銀幣左右,消耗糧食五十萬石左右。以半年為期,則此番朝鮮至少要賠償兩百萬銀幣、三百萬石糧食!”

劉衍思索了一下,這筆錢糧對於朝鮮國來說,可以算是天文數字了,估計就算朝鮮國王李倧能拿出來,也幾乎要傾家蕩產,弄不好還會將朝鮮國給逼急了,到時候朝鮮之戰提前打響,對於大明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甚至都督府、兩個都護府的籌建事宜,遼東的重建事宜都會受到影響。

於是劉衍說道:“以三個月為期吧,讓朝鮮國賠償一百二十萬銀幣,一百五十萬石糧食。”

高弘圖微微一愣,然後便明白了劉衍的意思,畢竟朝鮮國能有多少錢糧,身為財政部侍郎的高弘圖心中也是有些瞭解的。

“閣老高瞻遠矚,考慮得比下官和財政部更深刻,這一百二十萬銀幣、一百五十萬石糧食的數額還是很合適的,下官就按照這個數額去跟朝鮮國談吧。”

“嗯。”

劉衍說道:“另外,高侍郎到了朝鮮國之後,一定要強硬,絕不可意氣用事,也不可動惻隱之心,要時刻記住朝鮮國出兵支援滿清的罪行,不能見到朝鮮國內部百姓貧苦,就心智動搖。高侍郎要記住:此行當學大漢之傅介子,揚我大明國威!”

“高侍郎與本公都是大明的官吏,只為大明百姓負責,只為華夏的前途負責,至於其他國家的百姓,並不在你我的職責範圍內,高侍郎要謹記!”

高弘圖當即抱拳說道:“下官領命,閣老囑咐,下官自然謹記於心!”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