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八日,全羅道礪山城。
金自點部被明軍、朝鮮聯軍快速殲滅,讓日軍上下也為之震動。
日軍主帥酒井忠勝也是緊張了起來,明軍的強悍戰力,以及李倧部的決絕,已經超過了酒井忠勝的預料,於是集結所部各路大軍齊聚礪山城,準備集中兵力在這裡阻擊南下的明軍和李倧部。
在礪山城內,日軍各部主將都在府衙內議事,覺田正盛擔憂的說道:“前兩日運抵了一批糧草,押運的兵丁稟報,南部海面已經出現了明軍的戰船,並且有至少四支運輸船隊被明軍水師戰船殲滅。可以確定,明軍正在截斷我軍的糧道!”
酒井忠勝點頭說道:“是啊,這也是我主張集中兵力與明軍決戰的原因,就目前的戰局而言,我軍已經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松平信綱怒聲說道:“我軍也有大量的安宅船護衛糧道,為何還讓明軍戰船得手?如果我軍糧道無憂的話,完全可以按照之前的方略,集中兵力穩固全羅道和慶尚道,然後再向北進軍,與明軍拉鋸作戰。可是如今,我軍卻只能倉促與明軍決戰了!”
酒井忠勝嘆息一聲說道:“明軍的戰船高大堅固,裝備了大量的火炮,而且明軍戰船的速度也更快,我軍的安宅船根本不是對手!”
一旁的阿部忠秋緊張的說道:“如此一來,我軍的後路豈不是被明軍截斷了?”
“那也未必!”
酒井忠勝大聲說道:“諸位!此戰我軍必須嚮明軍展示出強大的戰力,讓明軍認識到,此戰只要打下去,明軍各部就一定會承受巨大的傷亡,並且在短時間內無法結束戰事。”
眾人聞言也都聽明白了,酒井忠勝此時已經認識到,日本在朝鮮國的利益已經得不到保證了,眼下只能以戰促和,儘快結束這場戰事,將大軍安然帶回日本去。
“嗨!”
眾人紛紛低頭說道:“力戰不退,以戰促和!”
兩日後,劉衍率領明軍各部抵達礪山城以北,李倧也率領數十萬朝鮮兵馬隨同抵達這裡。
此時大明、朝鮮聯軍將近百萬兵馬,以及日本五十萬人在礪山城形成決戰之勢。
但是就在劉衍率領明軍抵達城北的當天夜裡,突然接到了內閣送來的一份緊急公文。
劉衍拆開看完,臉色頓時凝重了起來:草原爆發了瘟疫,瀚海都護府都護許銘下令封鎖了草原與關內的所有通道,同時開始對草原各部進行隔離。
此時朝廷已經開始對草原和遼東、原奴兒干都司各地的胡人部落落實教化,只要這些胡人能夠說漢話、寫漢字、行漢禮、穿漢服、取漢名,便是歸化之人,如此五年之後便可以享受大明百姓的待遇了。
如今草原突然發生大規模的瘟疫,根據內閣送來的公文顯示,這場瘟疫爆發於五月底,到了如今的七月中旬,已經有數千人染病身亡,至少三十萬頭牲畜病亡!
更為嚴重的情況是,朝廷為了防止瘟疫擴散到關內各省去,嚴格封堵草原各部入關的通道,所以草原各部的百姓為了活命,紛紛遷徙逃離疫區,開始大規模的向西遷徙。而這就引發了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大批的胡人西遷,會給盤踞在西域的吐魯番部、韃靼土默特部,甚至是天山南北的葉爾羌部帶去大量的人口。
也就是說,大明西部邊陲的局勢開始朝著惡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北面剛剛穩定下來的瀚海都護府也開始動盪起來。
“……閣老千萬縱觀全域性,切不可只顧朝鮮戰事,目前朝廷已經籌集大量錢糧採購藥物,以及各種防疫物資,朝廷財力已經逐漸枯竭,朝鮮國之戰事應儘快結束,最好在一月之內停止大規模戰事……”
劉衍反覆看著內閣的這份緊急公文,最終長嘆一聲,自己原本想著一攬子解決朝鮮國和日本的問題,現在看來還是時機不到啊。
“只是,現在就算想停戰撤退,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劉衍嘆息一聲,想到當面的數十萬日軍,開始琢磨著如何先將其部擊退。
與此同時,酒井忠勝也開始犯愁,目前雖然海上兩道還沒有完全被明軍切斷,可是這已經嚴重威脅到日軍各部的安全了,所以酒井忠勝思索再三,能夠挽回眼下畏懼的,也只有先重創明軍,然後才能與明軍談判,這是唯一的辦法了。
漫長的黑夜在明軍、日軍雙方的憂慮中劃過,次日清晨時分,劉衍率領明軍各部將士列陣出擊,李倧也率領朝鮮各部大軍列陣出動,將近百萬大軍在礪山城北面數里外結陣備戰。
同時,酒井忠勝也下令日軍各部列陣出城,只留下自己直屬的五萬大軍駐守城中。
此時,劉衍在明軍中軍臨時搭建的高臺上,舉著千里鏡觀察遠處的日軍軍陣。
不得不說,雖然此時日軍的裝備遠不及明軍精良,但是日軍的確是精銳,軍陣嚴整、士氣旺盛,而且日本人原本就是嗜血殘忍的民族,與滿清一樣都是爭強鬥狠之輩,到了戰場上這些“習性”可以發揮更大的戰力。
此時觀察完日軍的軍陣之後,劉衍不禁微微皺眉,如果時間充裕、國內無憂的話,劉衍完全有信心將當面的數十萬日軍殲滅,甚至是有信心跨海進攻日本本土。
可是如今國內已經起了波瀾,大量的草原部落人口遷徙到西域各處,肯定會讓西域各部的野心暴漲。而瀚海都護府開始不穩,也會給大明帶來極大的隱患。
劉衍可不想在朝鮮國征戰的同時,後方重新燃起狼煙:“我可不想效仿商紂王,出征在外的時候被人家攪亂了老家!”
與此同時,酒井忠勝也站在礪山城的城牆上觀察明軍軍陣,雖然在日軍中千里鏡遠沒有明軍那般普及,但是身為大軍統帥的酒井忠勝也有一支做工精良的千里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