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闐城以東,白玉河東岸三十里處,明軍大營。
自從入冬之後,于闐城一帶也是普降大雪,幾乎在幾天之內,就將茫茫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天地之間都彷彿被冰雪凍住,看不到任何活動的跡象。
劉衍不得已只能下令全軍停止進攻于闐城,在白玉河東岸這裡紮下聯營,同時急令後方加緊運送大軍過冬所需的物資。
明軍各部將士隨後開始了長達兩個多月的停戰期,各部兵馬都在營壘中苦苦煎熬著,好不容易渡過了西域的風雪嚴寒天氣,迎來了冬日裡的晴朗天。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崇禎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劉衍接到了瀚海都護府都護許銘派人送來的捷報。
“哈哈,準格爾汗國被許銘率部攻滅了!”
在明軍中軍大帳內,劉衍看完捷報大笑了起來,旁邊的都督汪博、副都督陳玉景、都督沈拓、副都督郭榮、西北都督韓秦、副都督秦成虎也都在場,眾人聽聞西域北線的戰事已經徹底結束,都是高興得擊節讚歎。
早在風雪來臨之前,劉衍就已經收到了內閣的急書,目前朝廷為了支撐西域戰事與西南大軍的開支,財政已經瀕臨枯竭,就連後續要穩定烏斯藏和朵甘思都司故地的錢糧都準備不足,還需要朝廷從各方臨時籌措。
所以內閣的意見是,西域戰事最好儘快結束,又或者將西南大軍調回部分,以節省朝廷的軍費開支。
劉衍對於目前朝廷的龐大軍費開支也很是頭痛,目前之所以還能夠支撐著,完全是得益於商務部強大的盈利能力,以及國土部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廣番薯種植,讓大明的糧食產量增加了許多。
要是沒有劉衍多年前的種種佈局,恐怕現在大明帝國的財政已經完全崩潰,根本無法支撐如今龐大的支出的。
如今許銘拿下了準格爾汗國,其麾下的十幾萬大軍便可以適時撤回了。
汪博笑著說道:“好啊,許都護拿下了天山以北的廣袤疆域,這下子他可是威風了!”
此時眾人已經全部傳閱了許銘的捷報,沈拓微微皺眉,說道:“只是許都護在亦力把裡城屠殺了將近十萬俘虜,這個訊息要是傳到朝中,恐怕對許都護不利啊!”
不單是朝中文臣,就連在座的眾人也都覺得殺俘不祥,只是眾人與許銘都是生死與共的同袍,所以自然不會說什麼。
劉衍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雪封山,亦力把裡城內缺糧,總不能讓各部將士餓肚子吧。至於朝中,本公為想辦法壓制輿論的。”
西北都督韓秦說道:“閣老,那是不是給許都護回書?在捷報中,許都護還等著閣老下一步的命令呢。”
劉衍點了點頭,命韓秦準備筆墨代筆,然後說道:“第一,命令瀚海都護府都護許銘率部駐紮亦力把裡城,同時派兵清剿準格爾部殘兵,穩定天山以北各處的局勢。第二,先命瀚海都護府駐防軍第四、第五營撤回,以節省朝廷軍資。”
“是。”
韓秦寫完之後,呈給劉衍過目,隨即劉衍便用上了大印,派人立即向北送往亦力把裡城。
派人送走了回書之後,劉衍便與眾人開始軍議。
“現在雪過天晴,氣候也微微轉暖,正是用兵進攻于闐城的大好時機!”
如今西域北線和西南戰場都已經結束,雖然朝廷還需要向這兩個方向輸送錢糧,但是數額卻已經不會再增加,而是會逐步減少。當然,減少的是軍費開支,後續重建和安民的開支還是會增加的。
而對於劉衍來說,則可以專心西域南線的戰事,集中精力率軍剿滅葉爾羌汗國,滅掉大明西面最後一個帝國了。
沈拓隨即接話道:“根據前段時間,各部夜不收冒著風雪辛苦送來的情報顯示,目前葉爾羌汗國大汗阿卜杜拉率領主力大軍就駐紮在於闐城內外,敵軍兵力在二十萬到二十五萬左右,基本上是葉爾羌汗國的所有主力了!”
汪博點頭贊同,說道:“看了情報顯示,目前葉爾羌汗國的兵力有部分部署在白玉河西岸,沿河防守已經結冰的白玉河,主力兵馬則是駐守在於闐城內。”
“目前我軍各部夜不收因為天氣原因,未能深入到于闐城附近,所以對於于闐城的佈防情況尚不知曉,還需要進一步的探查。”
劉衍說道:“你們說的都是事情,我軍下一步的計劃,便是向西進發,先抵達白玉河東岸重新紮營,然後與葉爾羌汗國主力隔河對峙,以便尋求戰機突破敵軍的防線。”
眾人聞言都有些不解,目前在西域戰場上,大明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完全可以全軍突進速戰速決,劉衍為何還要如此穩紮穩打?
副都督陳玉景便開口詢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