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四年,四月初八,北洋艦隊海軍基地。
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朱慈烺和劉盛都已經學會了游泳,雖然二人的水性還是比不上海軍老兵,不過在水中已經可以熟練的遊動,並且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
同時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朱慈烺和劉盛的能力也被鄭雲聰看在眼裡,於是便時不時的將二人帶到戰艦上,讓二人適應海上的風浪和顛簸。
到了此時,朱慈烺和劉盛已經基本上適應了上船的感覺,雖然也會多少感覺有些不適,卻已經不至於影響正常的行動,也不至於吐得昏天黑地了。
這天一大早,朱慈烺和劉盛在基地內吃過早飯,便早早的來到了港口三號棧橋上,孤零零停靠在這裡的薊州號上,已經有不少將士到位了,朱慈烺和劉盛急忙上前,迎面就見到了千總鄭雲聰。
“見過千總大人!”
如今朱慈烺和劉盛的努力,已經贏得了全艦所有人的認可,鄭雲聰也笑著說道:“今天夠早的,上去吧。”
“是。”
今天薊州號將執行例行的外海巡視任務,隨著北洋艦隊幾乎所有戰艦都去了登州府,在基地外海巡視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薊州號全體將士的肩上。
很快,眾人已經全部到位,鄭雲聰大聲吼道:“揚帆起錨!”
“揚帆起錨!”
很快,薊州號緩緩駛出港口,朝著外海駛去。
這一天碧空萬里,海面上起起伏伏,海風適中,讓薊州號的速度很快,沒用多少時間便到了外海區域。
時間到了中午時分,朱慈烺、劉盛與眾將士都在甲板上吃飯,海軍出海的時候,吃的午飯都很簡單,就是醃菜、水果和幹饅頭。
按照海軍條例,在戰艦出海的時候,是不允許生火做飯的。一方面是為了防火安全,一方面是防止炊煙被敵軍戰艦發現,畢竟在無遮無擋的海面上,一縷炊煙是非常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
而水果的話,則是劉衍特意命令海軍部發布公文加上的,這是為了防止海軍將士患上爛牙、生瘡等缺少維生素的疾病,這也是此時大明海軍的“獨家秘笈”。
如今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訓練和適應,鄭雲聰已經開始給朱慈烺、劉盛加擔子。
現在在戰艦上,二人除了協助記錄員之外,還會參與火炮瞄準、測距,物資的發放,以及纜繩的收回等事務。
這些事情也讓朱慈烺和劉盛真正熟悉了海軍將士的日常工作,體會到了海軍將士的辛勞和不容易。
此時朱慈烺和劉盛在甲板上席地而坐,二人就著醃菜咬著幹饅頭,不時喝上一口清水,如此簡單、甚至是簡陋的飯食,二人卻吃得有滋有味,因為一個上午的忙碌,已經讓朱慈烺、劉盛早就飢腸轆轆了,這個時候一個幹饅頭都比得上美味珍饈。
忽然,桅杆上的瞭望員大聲吼道:“前方十里外,發現一艘荷蘭人商船!”
千總鄭雲聰當即起身,拿起千里鏡觀察了起來。
而朱慈烺和劉盛也起身來到船舷處,朝著瞭望員指示的方向眺望著。
隨後朱慈烺和劉盛都從懷裡拿出了一個小一號的千里鏡,顯然二人都是有備而來,在回到北京城休息的幾天裡,各自從崇禎帝和劉衍那裡拿到了好東西。
“船上掛著海軍部發放的號旗!”
這時又傳來了桅杆上的瞭望員的聲音,千總鄭雲聰微微點頭,然後說道:“靠過去,同時到了近處,給那艘商船發旗號,讓其停船檢查!”
“是!”
薊州號的速度要比一般的商船更快,即便是荷蘭人的商船也是一樣。
大約半個多時辰之後,薊州號就靠近到那艘荷蘭商船的旁邊,並且桅杆上的旗號手開始揮舞著雙色號旗,向遠處的荷蘭人商船發出訊號。
如今所有在大明、朝鮮國、日本國、琉球國,以及南洋一帶經商的西方商船,都要向大明海軍部購買號旗,否則安全便得不到保證,會被大明海軍視為“走私船”。
這給海軍部每年都要貢獻一筆不小的收入,同時海軍部也給這些西方商船釋出了一些規矩,這雙色訊號旗就是其中之一。
大明海軍用雙色號旗釋出的各種資訊、訊號,西方的商船必須牢牢記住,並且要實際遵守,否則就會被大明海軍視為“不法”。
可即便有這麼多的規矩和限制,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是一小部分的英國商船,都爭先恐後的經營著大明與朝鮮國、日本國、南洋呂宋島等地之間的短途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