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九十五章 揚帆渡海

崇禎二十四年九月三十日,朝鮮國全羅道長興城。

這一天的長興城內外旌旗遍佈、人吼馬嘶,整座城池猶如一座巨大的軍營一般。

這是大明安東都護府都護苗紹率領的二十多萬東征大軍,正在準備跨海作戰。

而此時自長興城東南方向,有一座規模頗大的新建港口,這裡便是將近兩個月之前,朝鮮國奉命調集大量民夫修建的,專門為了讓明軍將士在此處登船。

與此同時,朝鮮國王李澄還調集了數萬民夫在這邊,專門負責在明軍渡海作戰後,向這邊運送補給物資,為大明將士做好後勤事務。

長興城的東城牆上,都護苗紹和副都護盧英並肩站在這裡,當著城外正在浩浩蕩蕩,有序的朝港口方向挺進的各部將士,二人心中都激盪不已。

“都護,朝廷為何不徵調朝鮮兵一同出戰啊,至少也可以充當炮灰,各部將士也可以減少傷亡啊。”

苗紹回答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之前向朝廷上奏過,想徵調數萬朝鮮兵一同東渡日本,但是不行啊,國防部將我的上奏被駁回了。”

“哦?為什麼?”

苗紹說道:“運力不足啊,目前朝廷能夠調集的運輸船數量,也只能勉強滿足我軍所需。”

盧英說道:“是啊,還是條件不足啊。”

“不過也沒事,此戰中朝鮮國還是要承擔我軍軍費的四成,也算是給我軍減輕了不少的負擔。”

“是啊,至少從安東都護府到這邊數千裡的補給線,不用朝廷再花費錢糧僱傭民夫了,這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呢,算是省下了。”

二人說了一陣,前方第一批將士登船將士的安東都護府各部駐防軍,現在已經全部登船完畢。

聚集在長興城港口一帶的運輸船足足有三千多艘,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船隻都有。

這麼多的船隻雖然不能保證一次性將二十多萬大軍,以及大量的物資和裝備全部運送過去,但是至少也能運送大部分軍力過去,這已經是目前大明能夠調集的最大數量的運輸船了,畢竟還要兼顧琉球都護府方向。

當然,都護苗紹率先登上了運輸船,與龐大的船隊朝著日本方向航行而去。

與此同時,北洋艦隊第一支隊的戰艦也已經抵達,一百艘戰艦護送著龐大的運輸船隊同時出發,將作為登陸作戰的火力支援。

即便在這個時代戰艦的火炮射程和威力,遠不如後世的所謂火力支援艦強大,但是劉衍也提出了海軍火力支援的觀點,認為以海軍火炮數里的射程,以及大量火炮的火力密度,完全可以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進抵到近海海域,對灘塗上的敵軍防禦兵力進行火力覆蓋,為登陸將士提供保障。

而此次東征日本,便是這個“新理論”的第一次嘗試。

副都護盧英則繼續留在長興城斷後,這裡還有三個營的駐防軍將士,以及一大批物資、裝備沒有上船,這隻能等到第一批將士全部抵達日本後,再乘坐第二批運輸船了。

“希望都護他們一切順利,能夠旗開得勝登陸成功!”

也正是在九月三十日這一天,在琉球都護府北部的今歸仁城,都護陳暉、副都護鄭興都來到城池北面的海灘上,這裡也已經建立了一座頗具規模的港口,是一個月之前,二人調集不少人力搶時間修建的。

此時南線明軍將士只有國防軍第十六軍而已,計劃中的琉球都護府駐防軍一個營的兵力,目前還沒有操練出來,只是將兵員大致招募到位,裝備和訓練都不足,這一戰恐怕是趕不上了。

“都護,全軍大部將士已經抵達港口這裡,後續還有部分輜重兵和裝備、物資在今歸仁城內,一個時辰之內就能全部抵達這裡。”

陳暉點了點頭,然後說道:“運輸船數量還是足夠的,可以將咱們全軍一次性的運到日本國薩摩藩去,這一戰咱們也好全力以赴啊。”

“是啊,一定要進攻得手,打出一個好局面來。”

二人正說話間,國防軍第十六軍總兵官鄭鴻逵、副總兵鄭明大步走來。

“都護、副都護,第一批將士已經登船了,其餘各部將士正在有序上船,今歸仁城方向的後續將士也在趕來的途中,預計一個時辰左右能夠全部登船完畢。”

鄭鴻逵用略顯沙啞的聲音並抱著,陳暉和鄭興見狀都是嘆息一聲。

“好!”

隨後陳暉問道:“四將軍的骨灰運走了?”

陣亡的鄭芝鵬是鄭芝龍兄弟中的老四,鄭家家將出身的陳暉此時便稱呼鄭芝鵬為四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