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七年五月十四日,呂宋馬尼拉城以北海域。
海軍都督施大瑄率領的北洋艦隊、東洋艦隊組成的龐大艦隊在這裡駐停,在艦隊的後面,是一支更為龐大的艦隊,這便是運送東南都督府各部,以及朝鮮國、日本國僕從軍的運輸船隊。
這裡距離呂宋馬尼拉只有二十多里的距離,而西班牙人已經沒有什麼能力進行抵抗,只能任由大明艦隊在這裡駐停,隨時對馬尼拉方向發起進攻。
而且除了明軍和朝鮮國、日本國的僕從軍外,葡萄牙人為了保證一定可以拿到呂宋的一處地方,竟然也派出了一千人的正規軍,這已經是葡萄牙總督布加路手中的幾乎所有兵力了。
當然,這支葡萄牙軍隊全部換裝了明軍的軍服和旗幟,最大程度的避免給葡萄牙本土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此時的馬尼拉城已經亂成了一團,援軍將領與一萬四千多西班牙正規軍亂哄哄的在城中備戰,城中的西班牙僑民則已經幾乎崩潰。
有的人收拾行囊想要出城逃跑,有的人加固住處想要固守,有的人則聚集在總督府外,想要向援軍主將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甚至還有人要求儘快向大明帝國投降,以免戰火將馬尼拉城燒燬。
就這樣,在西班牙人惶惶不可終日的鬨鬧一番後,到了第二天早上,施大瑄率領龐大的艦隊出現在馬尼拉城以北的海面上,負責在這裡警戒的西班牙人頓時轟的一聲炸了鍋,一時之間馬尼拉城大亂。
而城中的一萬四千多西班牙士兵則站滿了城牆各處,三百多門火炮也已經全部填裝完畢,甚至有些西班牙士兵被明軍龐大的海軍嚇得慌亂,在明軍戰艦遠沒有進入射程的時候,就倉皇的開火射擊,雖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收穫,但是多少讓一眾西班牙人提升了一些士氣。
隨後海面上的大明艦隊開始緩緩朝著岸邊靠近,此時的馬尼拉城距離岸邊有數里遠,不管是大明海軍的火炮,還是西班牙人的火炮,都無法打到對方。
所以此時馬尼拉城內的西班牙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遠處的海面,“坐等”明軍大隊人馬平穩上岸。
當然,西班牙人也可以選擇出城作戰,在岸邊建立防線,阻擊明軍將士登陸。
可是這樣一來,西班牙人就要直面大明海軍炮火的轟擊,畢竟明軍的炮火打不到馬尼拉城,卻可以覆蓋大部分的海灘。
半天過後,率先登陸的東南都督府駐防軍第一營、第二營、第四營將士已經完全展開,並且在海灘一帶建立了防禦陣地。
隨後朝鮮國、日本國的僕從軍開始大批登陸,這些僕從軍將作為攻城的“消耗品”,等到進攻馬尼拉城的時候,就是這些朝鮮人、日本人表示自己忠心的時刻了。
明軍登陸的過程一直持續到入夜時分,當最後一縷陽光消失的時候,明軍各部以及朝鮮國、日本國僕從軍的所有兵力都踏上了呂宋的土地。
但是大軍後續的錢糧補給,以及各種物資的運送,卻持續了整整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鄰近中午時分才徹底結束。
第二天,鄭成功親率大軍兵臨馬尼拉城下,東南都督府調動的駐防軍共計六個營的兵力,有十萬多將士,加上分配到的朝鮮國僕從軍三萬人、日本僕從軍五萬人,此番鄭成功手中的兵力,光是陸戰兵力就有十八萬多人。
與西班牙人的一萬四千多正規軍相比,明軍的兵力可謂異常雄厚,幾乎是一比十以上的絕對優勢,而且還具有火力上的絕對優勢。
此番不算北洋艦隊、東洋艦隊戰艦上搭在的火炮,光是明軍駐防軍各部裝備的火炮,數量就有兩千多門。如果攻城不利的話,鄭成功還可以調動北洋艦隊、東洋艦隊的艦載火炮,到時候明軍至少可以集結上萬門各式火炮,在這等火力的打擊下,別說是馬尼拉這種歐洲堡壘樣式的小型城池,即便是瀋陽這種超大型城市又如何?
在鄭成功的部署下,三萬朝鮮國僕從軍在北面,五萬日本國僕從軍分兵圍住東面、西面和南面,同時鄭成功在每一面都擺下了一個營的駐防軍兵力。隨後鄭成功率領兩個營的駐防軍在北面設立了中軍。
在明軍十多萬大軍進行部署的時候,馬尼拉城內的西班牙人已經徹底亂套了。
其實如果馬尼拉城內的一萬四千多西班牙正規軍能夠拼死一戰,還是能夠給明軍造成不小的麻煩,至少各部的傷亡會很大,而且那些朝鮮國、日本國的僕從軍更是會傷亡巨大,甚至有可能在馬尼拉城下崩潰。
雖然最後的結果只能說明軍破城,西班牙人慘敗,但是明軍付出的代價卻是不一樣的。
可是,世事往往沒有如果,此時城內的西班牙人面對城外烏壓壓,一眼望不到邊的明軍軍陣,早已經沒有死戰到底的決心,城中的西班牙人各部甚至已經開始有了逃兵。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