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
此時劉衍已經率西征南路軍各部將士從西寧衛城出發,一路向西挺進,抵達西海(青海湖)東岸駐紮了下來,西面百多里便是沙柳河,根據各部夜不收的探查反饋,韃靼土默特部在其部首領巴嶽特的率領下,就在沙柳河東岸駐紮著,七萬兵馬紮下的營壘綿延將近十里,軍勢也很強勢。
而在明軍的中軍營壘中,西北都督府都督韓秦、副都督秦成虎、國防軍第十一軍總兵官王忠宇、副總兵陶裕華、西北都督府各地的七個駐防營的參將。
以及都督汪博、副都督陳玉景、國防軍第四軍總兵官王饒、副總兵路明時幾人,全部趕到了這裡,朝著中軍大帳快步走去。
此時劉衍已經命人準備好了相關的輿圖,待眾人進入中軍大帳內,劉衍便笑呵呵的招呼眾人落座。
隨後劉衍說道:“按照軍情部和各軍夜不收蒐集的情報顯示,葉爾羌汗國的主力大軍正在向東調動,另外北面的吐魯番部已經開始向嘉峪關方向進發,南面的韃靼土默特部兵馬也進駐了西海北岸,如此最好,我軍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殲滅葉爾羌汗國的主力大軍,為收復西域打定基礎!”
眾人聞訊大振,汪博則笑著說道:“閣老命都督沈拓、副都督郭榮率國防軍第五軍趕往嘉峪關駐守,這個肥差可把他們給樂壞了。”
眾人大笑起來,隨即便紛紛請戰,爭相打前鋒,率部殺往沙柳河一帶。
劉衍笑著揮了揮手,示意眾人稍安勿躁,然後說道:“我軍各部將士都是長途跋涉而來,目前各部將士雖然士氣旺盛,可是體力上畢竟有所虧欠,大軍先沿著西海向西北方向緩慢行進,以便讓各部將士恢復體力。”
“同時,各部夜不收要時刻盯緊敵軍動向,搜尋的範圍也要擴大的整個西海沿岸!”
“是。”
忽然,一名遊擊將軍進入中軍大帳,將一份戰報呈給劉衍。
“哈哈,好!”
劉衍看完之後,頓時喜笑顏開,對眾人說道:“雲南總兵官沐天波、廣西總兵官李巖已經平定了雲南境內叛亂的土司,目前正在率軍北上,與都督魏漢部主力匯合。”
眾人頓時歡呼起來,看來西南戰事有望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到時候朝廷便可以集中兵力和財力、物力拿下整個西域!
都督韓秦說道:“閣老,那戰報中可提到固始汗的動向?”
眾人都看向劉衍,雲南各地的土司並沒有多少兵力,只是佔據了地利而已。
兵力雄厚、實力強大的還是固始汗圖魯拜琥,十五萬大軍再佔據了地利,打起來當真是不好辦的。
劉衍說道:“固始汗圖魯拜琥在上個月曾率軍突入四川境內,但是隨著都督魏漢率軍抵達四川道保縣、鎮安關一帶,固始汗圖魯拜琥便立即率軍後撤,退回了朵甘思都司故地境內。”
這下眾人都眉頭緊鎖,看來這個固始汗不但有實力,而且還非常的狡猾,儲存實力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副都督郭榮說道:“閣老,既然固始汗圖魯拜琥已經率軍撤退了,就說明其沒有膽量與我軍對戰,西南戰場至此可以結束了,不如在西南方向留下部分兵力看守,然後調集西南方向的主力北上,參與西域作戰。如此,可以加速西域戰事的程序,減少糧道的道路,為朝廷節省不少的軍資。”
此話一出,眾人都分成兩方,有人贊同郭榮,也有人認為此舉太過冒險,一旦固始汗圖魯拜琥再次率軍折返殺來,那西南方向的局面就太危險了。
劉衍聽了眾人的意見之後,也沉思了許久,然後說道:“諸位都聽說過防秋嗎?”
“防秋?”
“防秋!”
“是的,防秋!”
劉衍正色說道:“大唐末年,吐蕃便時常出兵襲擊隴西、長安等地,為了防備吐蕃不定時的襲擊,大唐每到秋季便會調集兵馬駐防到西海一帶,防備吐蕃的襲擊……”
隨後劉衍便給眾人說起了唐代的防秋制度:
在安史之亂中,當年唐廷為了平定叛亂,將河西隴右邊軍主力內撤,放棄了繼續打擊吐蕃的方略,而吐蕃則趁機蠶食唐之領土,河西、隴右盡陷於吐蕃之手。
當時唐與吐蕃以涇、隴、靈、寧等州為界,邊境線與京城長安的距離,遠者不過千里,近者才數百里。長安城已經處在吐蕃鐵騎的直接威脅之下。
針對這種嚴重的局勢,唐王朝開始積極調整部署,調集全國各鎮的力量,充實西北的防務。防秋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