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肯下血本,選擇強攻,一樣能啃下這塊石頭。
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
他在保州城外逗留了三日,仔細盤算了一下拿下保州城,需要敷出的兵力以後,他就果斷的放棄了攻打保州城。
因為經過他的盤算,跟保州城死磕的話,敷出的兵力有點太大。
大到他打下了保州城以後,就無力再南侵。
這違背了他南下攻打大宋的目的。
所以他果斷的選擇了領兵撤退,打算從另一個地方,侵入大宋。
宋遼交界處,並不只有保州。
遼皇南侵,也並非要從保州進軍。
遼軍撤了。
保州城裡的廂軍將士們歡欣鼓舞的慶祝了起來。
李昭亮詢問寇季,要不要趁機修築城牆,要不要趁機解開城門的封鎖。
寇季則選擇繼續苟著。
保州城的城牆,經過水侵、火燒,算是毀掉了。
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保州城城牆上的冰層化開以後,保州城就會坍塌。
李昭亮提議修築城牆,也是為了保州城的以後著想。
可寇季擔心遼人會殺一個回馬槍,所以果斷拒絕了李昭亮的提議。
保州城的城牆,以後有的是時間修建,沒必要非得這個時候。
寇季選擇了率領著九萬將士,幾萬傷兵,在保州城苟著,可其他地方的戰事卻沒有因為寇季苟著而停止。
首先是西夏戰場上的戰事,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那些被迫加入到了西夏戰事中的百姓,在加入到了戰事當中以後,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
他們沒辦法幫助高處恭固守長城,抵禦西夏大軍。
但他們也沒有安分的陪著高處恭守在長城上。
缺衣少食的他們,早就盯上了西夏。
他們三五結夥,結伴溜出了長城,侵入到了西夏的疆土上,展開了一次毀滅性、掠奪性的破壞。
馬賊們跟偷兒結夥,在西夏境內偷盜馬匹,武裝自己,最後變成了一支支挎馬的流寇,在西夏境內亂竄,四處燒殺搶掠。
盜墓賊們跟山匪結夥,一方偷偷的挖陷坑,一方去吸引西夏派遣出來剿滅他們的兵馬往陷阱裡送。
然後,一支支的西夏小股兵馬,就這麼被盜墓賊和山匪們給坑死。
他們拔下了西夏兵馬的衣服,擒獲了西夏的戰馬,轉手賣給了那些賊配軍、叛軍、匪軍,讓他們搖身一變,變成了西夏兵馬。
然後這些人扮成西夏兵馬,在西夏境內四處為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夥兒匪軍,冒充西夏兵馬,在西夏境內混著混著,就變成了一支一萬多人編制的軍隊了。
李迪在發現了他們以後,果斷招安了他們,丟了一個將軍的頭銜給他們的首領,派遣出去了十八個監軍,盯著他們繼續在西夏境內折騰。
總而言之,這群禍害們進了西夏以後,就沒消停過。
他們在大宋犯事,那叫犯罪。
他們在西夏犯事,那叫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