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律法的約束,他們犯起罪來,那叫一個肆無忌憚。
各種寇季聽過的,沒聽過的犯罪方式,每天都在西夏上演。
李德明父子沒被遼人打怕,也沒被大宋兵馬打怕,唯獨對這群禍害們頭疼不已。
偏偏他們還沒辦法派遣出大軍去清掃這些人。
因為他們一旦派遣出兵馬去清掃這些人,固守在長城上的高處恭,就會立馬率兵出擊,攻打他們的老巢。
除了西夏戰場上以外。
宋遼戰場上,也有收穫。
遼皇耶律隆緒派遣出去攻打雁門關的遼軍,在雁門關外遭到了楊文廣的伏擊。
楊文廣率領天武軍,陣斬遼軍三千人,俘虜上萬。
遼皇耶律隆緒從保州撤走以後,準備率軍從飛狐口而下,繞過山道,侵入到大宋境內。
卻在飛狐口撞上了前去偷襲遼軍的曹瑋。
雙方在飛狐口鏖戰了三天三夜。
互有勝負。
就在雙方準備決一死戰的時候。
西夏慫了。
李德明派遣使節,前往大宋。
他答應了自消帝號,接受大宋的冊封,並且願意割讓長城以南的疆土給大宋。
反正都被大宋佔領了,他答不答應也沒啥用了。
違命侯的頭銜,正式的落在了他頭上。
上一個掛著違命侯頭銜的是南唐後主李煜。
這是一個帶有恥辱性的侯爵爵位。
但李德明不得不要。
他在面對遼皇耶律隆緒的時候,有背水一戰的勇氣。
可在西夏真的快要被打的敗亡的時候,他反而沒了那種背水一戰的勇氣。
遼皇耶律隆緒見到西夏向大宋投誠了,果斷遣使到大宋,要求罷手言和。
他在攻打西夏的時候,吃了一個虧,造成了遼國兵力大損。
如今大宋在西夏戰場上獲利,士氣正高。
他在這個時候,再跟大宋鏖戰下去,難保大宋不會投入更多的兵力,跟他死戰到底。
到那個時候,他還真沒有言勝的把握。
大宋朝廷在得知了遼國要罷手言和的時候,也沒有猶豫,果斷答應了。
不答應不行。
隨著大宋兩線開戰,鏖戰了這麼久。
國庫裡早已能跑耗子了。
加上有寇季這一類的敗家仔,頻頻跟朝廷討要物資,朝廷也撐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