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幽幽的道:“官家若是不信任我們,我們就是被遼皇耶律隆緒熬的兩隻鷹?”
曹瑋神色不明的點點頭。
呂夷簡見此,沉吟了一下,對曹瑋道:“我相信官家……官家雖然年紀不大,卻有雄心壯志,他絕對不會看著一個收復燕雲的機會,白白從眼前錯過。”
曹瑋緩緩點頭,卻沒有說話。
有些話,他沒辦法當著呂夷簡的面說。
他爹曾經相信前前任官家,差點沒被前前任官家給坑死。
雍熙三年,太宗皇帝北伐,將從中御,曹彬擔任東路軍主將,依照太宗皇帝的命令,率軍冒進,兵疲糧乏,導致岐溝關之戰大敗。
若不是逃的及時,下場跟楊業差不多。
他自己相信過前任官家,也差點被前任官家坑死。
大中祥符九年,三都谷之戰,李立遵率馬御山、蘭州、龕谷、氊毛山、淊河、河州等軍三萬多人,準備侵宋。他積極備戰,同時上書向朝廷求援增兵。
真宗皇帝覺得他是怕了李立遵,有臨場換將的打算。
經過李迪勸誡,最終放棄了換將的打算,但卻沒有給他增兵。
他率領數千人,跟李立遵三萬人馬鏖戰。
對虧了他手下有一位名叫李超的猛將,率領著百騎,衝殺進了敵陣,仗著高超的箭術,射殺了敵人領兵大將,導致敵人手忙腳亂。
他藉機率軍出擊,才扭轉了局勢。
倘若沒有那位名叫李超的猛將射殺了敵兵大將,擾亂敵軍,為他爭取了時機,他恐怕早就跟自己麾下的數千將士死在了三都谷。
父子二人,被兩任官家所坑,他不知道皇位上現在坐著的現任官家,會不會再坑他一次。
呂夷簡似乎看出了曹瑋有心事,略微感嘆了一句,“要是寇季在此,那就不需要擔心這種麻煩了。”
曹瑋一愣,十分認真的點點頭。
官家趙禎對寇季優厚的讓人絕望。
只要寇季離京,天子劍那是標配。
生怕寇季在外面受了委屈,趕緊把天子劍給寇季。
天子劍在手,如朕親臨。
凡大宋屬地,大宋之臣,只有你欺負別人的份,別人絕對不能欺負你。
西北四戰之地,兵馬眾多,軍政大權說給就給,猶豫都不帶猶豫的。
明明是去折家所在的西北地,可官家趙禎一口氣將整個西北的軍政大權,全部交給了寇季。
同殿為臣。
曹瑋和呂夷簡二人羨慕的眼珠子都發紅。
呂夷簡身為宰執,都沒有這種待遇,曹瑋就更別提了。
若是寇季在銅臺關,選擇跟遼人死磕。
就算彈劾寇季的奏疏堆滿了垂拱殿,趙禎也不會動寇季分毫,更不會對寇季流露出任何不滿。
此事並非呂夷簡和曹瑋瞎想。
而是有實證的。
從趙禎登基到現在,彈劾寇季的奏摺,多的如同牛毛,也沒見趙禎重視過。
不僅如此,趙禎還私底下跟內廷三宰講過,以後彈劾寇季的奏摺不許往他案頭上遞。
無論是扔了,還是當場燒了,對他而言都是一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