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奏報到了汴京城以後,趙禎、寇季、呂夷簡等人商討了好久。
最終商議決定,將興慶府等地那些不服管束的百姓,分別遷移到兩支禁軍坐鎮的地方,恢復西夏此前推行的苛刻的政令,管束著他們。
以十年為期。
十年內,表現良好,並且願意真心實意的成為大宋之民的,經過了層層考核以後,才會被移居到宋人居住的地方。
表現惡劣的,會被髮配到兩大沙漠邊緣吃沙子。
在這種辦法管束下,要不了多少年。
興慶府等地就再也沒有敢反抗朝廷的人。
但這個辦法所需要的時間很長。
需要數十年之功。
當地的一些地方兵馬,數十年之內都沒辦法動。
就是因為在消化西夏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麻煩。
所以在面對大理的時候,呂夷簡三人自然而然的將在西夏遇到的麻煩考慮了進去。
若是沒有寇季提出了以大理人治大理人的方法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硬著頭皮,選擇原有的辦法。
可如今有了寇季提出的以大理人治大理人的方法,他們就不需要再自找麻煩。
趙禎在看到了呂夷簡三人一起表態贊同此事以後,笑著道:“三位愛卿的意思,是贊成朱能為帥?”
呂夷簡正色道:“臣只是贊成朱能的謀略,但臣覺得朱能不適合去大理。”
趙禎略微愣了一下,沉吟道:“呂愛卿是覺得朱能打不下大理?”
呂夷簡坦言道:“朱能也算是一位沙場上的宿將,他去攻打大理,應該不會出現什麼意外。但治理大理,以及如何拿捏用兵的分寸,朱能還有所欠缺。”
寇季告訴朱能的辦法,有點像是鈍刀子割肉。
需要極好的掌握好分寸。
要逼迫大理拿出更多的錢財,卻又不能逼得大理狗急跳牆、魚死網破。
其中的算計很深。
朱能未必算計得準。
趙禎聽到了呂夷簡的話,沉吟著沒有開口。
王曾在這個時候拱手道:“臣以為,種世衡可以擔此重任。種世衡此前治清澗城,所建立的功業,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他能征善戰,又能治理地方。
無論是在兵事上,還是民事上,都能很好的拿捏住分寸。
是征討大理的不二人選。”
趙禎感嘆道:“朕此前說過,誰給出的謀略最好,就用誰。如今朱能給出的謀略最好,朕卻不用他,朕會失信於他。”
呂夷簡不鹹不淡的道:“官家,朱能奏疏中提到的謀略,並非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寇季幫忙想出來的。細細算起來,這應該是寇季的謀略,而不是他。
所以官家不用他,也不算失信於他。”
趙禎嘆了一口氣道:“終究是他遞上來的奏疏……”
“那就讓他們兩個一起去好了。”
寇季突然開口。
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齊齊一愣。
愣神過後,呂夷簡撇著嘴道:“小小大理而已,派遣兩位重臣去,會不會有些興師動眾?”
趙禎緩緩點頭,看向了寇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