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世衡和朱能,如今都是中樞之臣。
若是以前,朝廷對外征戰,派遣兩位中樞之臣,那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可如今,大宋已經崛起了,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地上霸主。
派遣兩個中樞之臣去對付一個小小的大理。
確實有點興師動眾。
寇季笑道:“呂相只盯著大理,卻忘了交趾。如今交趾境內也有戰事,稍有不慎,戰火就會燒到我大宋。雖說交趾邊陲有陳堯資坐鎮,可陳堯諮目前並沒有經歷過什麼大陣仗,萬一交趾的戰事出現了什麼大變故,他不一定應付的過來。
大理毗鄰交趾。
將種世衡和朱能二人一起派遣去大理,一方面能征戰大理,一方面也能防止交趾的戰事出現意外。
交趾一旦出現了什麼大變故,朱能也能及時趕過去幫忙。”
呂夷簡三人聽到了這話,一臉遲疑。
寇季繼續笑道:“大理要真被打下來,那可就是滅國之功。”
呂夷簡三人先是一愣,隨後毫不猶豫的開口。
“他們二人一起去,確實妥當。”
寇季聞言,笑了笑,沒有再多言。
呂夷簡三人之所以如此痛快的贊成了朱能和種世衡一起去,就是因為寇季口中的‘滅國之功’四個字。
滅國之功,一個人背太過耀眼,兩個人分擔才合適。
更重要的是,寇季成為了武臣第一人以後,武臣在朝堂上的地位已經得到的顯著的提上。
若是再出現一個功勞大、身身份高的武臣,那武臣在朝堂上的地位還能上升一層。
如今武臣已經跟文臣有了分庭抗爭的實力。
再出現一個功勞大、身份高的武臣的話,武臣就有了壓著文臣打的實力。
呂夷簡三人絕對不願意看到類似的事情發生。
寇季正是因為知道他們的心思,所以專挑他們難以拒絕的說。
趙禎再聽到了呂夷簡三人的話以後,並沒有急著表態,而是對寇季道:“四哥當真覺得,種世衡和朱能一起去合適?”
寇季笑著點點頭。
趙禎沉吟道:“那誰為主,誰為次呢?”
寇季拱手道:“一切由官家定奪。”
趙禎思量了一下,道:“那就種世衡為主,朱能為次。朕會加朱能一個招討使的職位,他也不至於被種世衡壓的抬不起頭。”
呂夷簡聞言,急忙道:“職權上會不會有衝突?”
不等趙禎開口,王曾率先開口道:“一個對外,一個對內,並不衝突。再說了,真要發生了矛盾,朱能也辯不過種世衡。
官家給朱能一個招討使的身份,只要是為了避免朱能被欺負的太慘。”
此話一出,垂拱殿內的所有人,一臉哭笑不得。
“那就這麼定了,找個吉日,讓他們出師!”
趙禎一錘定音。
寇季等人齊聲應允。
隨後,趙禎便命中書舍人草詔,吩咐陳琳將旨意送去種府和朱府。
此次征討大理,朝廷準備調遣十萬禁軍上陣。
川府等地的地方兵馬,配合著十萬禁軍作戰。
最先派遣往交趾的是天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