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圖的是什麼?
圖的是地、錢、名聲。
地是沒辦法帶走的。
可是錢和名聲卻是可以移動的,二者還是相輔相成的。
打了勝仗以後,帶著敵人的錢財、敵人的腦袋,往汴京城那麼一送,百姓們看到了以後,肯定會稱讚你一聲。
可如今不讓他們將錢送回來,那他們如何揚名?
不讓他們將錢大搖大擺的送回來,又怎麼彰顯他們的功勞和苦勞?
寇季透過二人的反應,看出了二人的心思。
他繼續道:“你們放心,該是你們的功勞和獎賞,一分也不會少。之所以讓大理的錢財,秘密的流入到我大宋,主要是為了避免一些錢政上的問題。”
種世衡聞言若有所思,朱能則是一臉的疑惑。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舉一個例子,錢這個東西在稀少的時候,就十分值錢,一文錢,就能買一文錢的東西。可若是太多了,錢就變得不值錢。
錢若是不值錢了,買東西的力度就會大大下滑。
以前一文錢可以買一個饅頭,一旦錢不值錢了,很有可能三五文錢,才能買一個饅頭。”
朱能聽懂了一點點,低著頭在沉思。
種世衡緩緩開口道:“此事對我們似乎沒有影響……”
寇季沉聲道:“但對百姓有大影響。百姓們本來就窮,日子本就難過。一旦物價飛漲,他們的日子會變得更難過。
百姓們日子一旦過不下去了,是會造反的。”
種世衡緩緩點頭,“那倒也是……”
說到此處,種世衡沉吟道:“朝廷應該想個法子,讓百姓們都富起來。不然會出現大問題的。現在還可以藏一藏內流的外財,可一旦藏不住的時候,就會爆發出大沖突和大矛盾。”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讓百姓們富起來,有點難啊。”
朝廷不可能給百姓們直接發錢,真要是直接發錢的話,錢會變得更不值錢。
所以朝廷只能透過引導,讓百姓們想方設法的去致富。
問題是,九成九的百姓都以種地為生。
而九成九的地,都在豪門大戶手裡。
朝廷想辦法將種地的收入變高,最終受益的也是那些大戶,而非百姓。
唯有讓百姓真正擁有了土地,再提高種地的收入,才能讓百姓們富起來。
想要從豪門大戶手裡搶出土地,就必須推行相對於的政令。
問題是,負責推行政令的人,本身就是豪門大戶。
豪門大戶不可能大發善心,主動讓出自己的利益。
所以一場大的爭鬥,在所難免。
想要在這場大的爭鬥中取勝,就必須的將所有的話語權牢牢的抓在手裡。
想要抓住所有的話語權,就必須對文製做出革新。
所以,文製革新勢在必行。
只是文製革新,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趙禎和寇季如今已經在為文製革新佈局了,但在沒準備好之前,他們絕對不會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