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很多人總是將這兩家混為一談。
總是覺得人家是一家。
比如,史書上記載的大名鼎鼎的女中堯舜高太后高滔滔,就是出自於高瓊所立的高家,而非高懷德所立的高家。
高滔滔的祖父,正是王曾推舉的高繼勳。
呂夷簡三人推舉了三個老將接替寇季、種世衡、高處恭三人,並不是覺得這三個老將能打。
而是覺得這三個老將的身份地位夠格,勉強能替換寇季、種世衡、高處恭。
趙禎在聽完了呂夷簡三人的推舉以後,一臉不悅的道:“為了將朕的四哥和種世衡換回來,你們也是能掰扯。
高繼勳,七十多歲的高齡,走路都需要人攙扶。
你們也敢推舉?
你們是覺得我大宋連戰連捷看著不痛快,所以想讓我大宋敗幾場。
還是覺得我大宋兵鋒無人可擋,需要培養一個對手?”
呂夷簡三人對視了一眼。
呂夷簡開口道:“高繼勳隨老,但尚能一戰。”
王曾贊同的道:“曹瑋行將就木之軀,尚且能幫我大宋拿回燕雲十六州。高繼勳的身子骨比他稍微好一些,也能為我大宋出力。”
趙禎面色一冷,“朕的手底下是沒人了,還是我大宋沒有良將,需要派遣三個加起來快超過兩百歲的人上陣?”
呂夷簡三個人聽到此話,臉色有些難看。
派遣三個老將上陣,確實不妥。
但是其他人,可沒有他們這種資歷,沒資格替換寇季三人。
呂夷簡硬著頭皮道:“他們三人皆有馬革裹屍的志向,還望官家給他們一個機會。”
“馬革裹屍?!”
趙禎拍桌而起,“好一個馬革裹屍!馬革裹屍聽著好聽,可朕看在眼裡卻心痛。他們為我大宋征戰了一輩子,朕不能讓他們安詳晚年,還要讓他們馬革裹屍,那朕如何為人君父?
朕就是怕曹瑋馬革裹屍,死在兩軍陣前,所以朕在燕雲十六州收復以後,就拋下了幾十萬大軍,親自帶著曹瑋回來。
如今你們卻要送三個老臣去馬革裹屍,你們當朕沒脾氣嗎?!”
呂夷簡三人趕忙道:“臣等不敢……”
趙禎惱怒道:“不敢你們還推舉?!”
呂夷簡咬了咬牙,道:“臣等也是為了大宋江山考慮。寇季、種世衡,皆爵列一等。他們在河西打了一場大勝仗,朝廷還沒有封賞。
他們在燕雲十六州打了幾場大勝仗,朝廷也沒有封賞。
等他們拿下了遼國全境,朝廷就不得不賞。
到時候,非異姓王難以彰顯他們的功勞。
曹瑋行將就木,封異姓王還好。
可他們身強力壯的,封了異姓王,對我大宋就是禍患。
一旦他們當中有人生出了異心,對朝廷,對百姓,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趙禎陰沉著臉道:“他們對朕忠心耿耿。”
呂夷簡沉聲道:“臣也知道他們對官家忠心耿耿。可太祖皇帝當年對後周柴榮也忠心耿耿,但手下的人卻起了二心,將黃袍硬披到了太祖身上。
如此才有了我大宋江山。
臣能保證他們對官家忠心耿耿,卻保證不了他們屬下的人對官家也是忠心耿耿。
所以臣懇請官家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