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984章 三三制三權分立

范仲淹拿著公文匆匆就趕到了竹院去請教。

到了竹院以後,就看到了寇季正在和狄詠、趙澤、蘇軾三人搭建一個木製的建築。

范仲淹沒心思去管理那些木製的建築,而是拿著公文湊到了寇季身邊,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先生,戶部的權力是不是太大了?戶部轄下三司中的錢司,不僅掌控著大宋錢莊、大宋國庫,還掌控著一切大宋的度支,其中包括了官員的俸祿、各地學社的花費、修橋補路的錢糧、軍餉的發放等等。

稅司掌控著天下的商稅、丁口稅、以及天下百行百業的監察。

倉部掌控著天下所有常平倉,官營作坊,以及天下所有的礦產。

戶部如今不僅擁有原有的戶部的職能,還從工部和御史臺搶了一部分職能。

如此職能已經超過了一個部級衙門。

先生和官家如此改制,不怕工部和御史臺的人鬧起來嗎?”

寇季隨手將一個木塊放在了蘇軾三個小傢伙玩的積木上面,回過頭笑著詢問范仲淹,“你覺得朝中的權力該如何分配,才會穩定?”

范仲淹一愣,微微皺起了眉頭,道:“現如今的權力分配,難道不夠穩定嗎?”

寇季笑著搖了搖頭,道:“當然不穩定,朝中最高的兩個衙門,分別是政事堂和樞密院。樞密院暫且不論。政事堂下,有六部,六部中每一部又有四小部。

地方衙門也基本上是如此搭建的。

官家下達一個政令,就會形成兩兩相爭,又或者兩兩都同意的場面。

兩兩相爭,爭鬥到最後,很有可能沒有一個結果,反而耽誤了正事。

兩兩都同意,一旦出了問題,雙方就會推卸起責任。

如此一來,無論是好的政令,還是壞的政令,從頭到尾都得不到貫徹落實。

因為政令很有可能傳達不到地方,就被互相推諉掉。

問責的時候也是互相推諉。

最終的結果就是不了了之,或者各打五十大板。”

范仲淹沉聲道:“還有官家從中調停……”

寇季笑著道:“官家從中調停,僅限於朝堂,出了朝堂以後,官家真的調停的到?你也是出任過許多次地方官的,你應該明白,官家的權力會止步到什麼位置。”

范仲淹皺著眉頭,陷入到了沉默。

在沒有大宋書報之前,趙禎的權力幾乎就止步於開封府內。

趙禎頒佈一條政令,想要如實的落實到地方,沒個三五年根本不行。

有了大宋書報以後,大宋書報向百姓們宣揚了朝廷的一部分政令,大宋邸報和公文又明確的向地方官員們傳達了朝廷的全部政令。

在百姓們的監督下,地方官府不得不促使著自己,儘快的落實趙禎的政令。

雖然地方上陽奉陰違的不少,但是至少大宋書報出現以後,對地方上官員推行趙禎的政令有一個促進作用。

但即便如此,互相扯皮、互相推諉的事情也屢屢發生。

地方上的巡查、監察,為此沒少給朝廷上書。

但人家雙方都有理,朝廷也就只能各打五十大板。

板子是打下去了,可是關鍵的政令,到了地方上,還是會出現推諉的情況。

並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朝廷養士數十年,沒有養出多少與國有用計程車,反倒是養了一批好吃懶做計程車。

地方上官員對吟詩作賦、琴棋書畫、美色美食的興趣,遠比治理地方要大。

所以朝廷的政令一直都很難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