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人是村裡的一位老黨員,一直反對村書記入黨,更反對村書記當書記,但是他反對沒用啊,街道辦同意這小子入黨當書記。
後來他向上面反映了幾次,結果老人的兒子到縣裡出攤做生意被人打了,打人者一直沒有落網,老人懷疑就是村書記指使人打的。
因為這事,老人反映了很多次,但一直沒有給他解決,村書記找人給他傳話,說補償他五萬塊錢,讓他不要再反映了,老人沒答應。
石雲濤一看完整個材料,意識到他沒法再待在村書記家裡住了,如果住下去,第二天村裡人知道了,那麼大家不知在背後會說什麼。
如此一想,石雲濤當即跟張寶立打電話說,他要回縣城住,不在這裡住了。
一聽石雲濤不願意在村書記家住了,張寶立自然高興,在村書記家住確實不太方便,但他不知道石雲濤為什麼突然改變主意了。
石雲濤說走就走,其他人一聽說他走了,都跟著走了,誰不知道還是住大酒店方便啊。
石雲濤回了縣城。
村裡書記納悶不知道咋回事,剛住下咋又走了呢?
石雲濤回到縣城後,把張寶立叫到他的房間說:“這份材料你看看。”
張寶立一接過材料,這才知道出現了這麼一個情況。
“老人反映的情況屬實不屬實?基層政權如果掌握在這樣的人手中,老百姓還會相信我們嗎?我說要加強基層治理,就是這麼一個理,權力掌握在誰手中很重要,如果掌握在壞人手中,怎麼能搞好基層治理?這個事情不是一件小事,你明天就安排人徹查這個問題,查清楚向我報告。”
張寶立聞聽此言,連忙答應下來了。
“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括基層治理,包括衛生事業發展,包括文化教育,它不僅僅指的是經濟,不是往農村投了多少錢,農村環境發生了變化,鄉村就是振興了,它是一個系統,縣委應當直接抓鄉村振興工作,希望你們東江縣能當好鄉村振興的樣板。”
石雲濤又和張寶立說了這話,張寶立聽了連連說是。
第二天早上,石雲濤起床後,與張寶立一起吃過早飯,便又去了東江縣一個比較偏僻的鄉鎮。
到了之後,石雲濤先把鄉黨委書記叫過來談談話。
鄉黨委書記過來後,石雲濤問了他幾問,就覺得此人不行。
不說一問三不知吧,反正一問就沒答到點子上。
作為鄉鎮黨委書記,最重要的工作應當是用人,然而一問他村裡書記的情況,他就講的含含糊糊,這說明他對村書記的情況不熟,沒去做村級治理工作,沒用好村裡的幹部。
沒用好村裡的幹部,你做好其它工作也可以啊,然而這個鄉是全縣最窮的鄉,說明經濟也沒有發展好,那這位鄉黨委書記幹什麼工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