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工作的根本就是用人,人用好了,事情就做好了,人用不好,一切就敗壞了。
所以說用人腐敗是最大的腐敗,買官賣官者最為可恨。
為什麼政治生態會惡化?不就是一把手腐化墮落,用的人和他是一丘之貉,政治生態不就敗壞了嗎?
腐化墮落的幹部自然不能用,但庸官也不能用。
老百姓有時講,用那庸官還不如用能幹的貪官呢。
但實際上老百姓忘記了一個事情,那庸官不代表就不是貪官啊。
幹部為什麼會庸?人才那麼多,為什麼會讓庸官上了位?
組織部層層選拔,這個人為什麼會庸呢?
其實不是幹部庸,而是把幹部放錯了位置,因為幹部不可能是全才,他在一方面擅長,在另一方面未必就很精通。
然而有的人因為一方面擅長了被選拔出來,就認為他能勝任其它工作,結果不是那麼回事。
比如有的人善於當秘書,善於察言觀色,讓領導覺得他很不錯,領導就認為他有能力,實際上他就是察言觀色的能力,沒有其他能力,然後提拔他了,重用他了,讓他獨擋一面,能不庸嗎?
再比如,會打仗的,不一定就能幹好行政工作,讓一個將軍去當省委書記,他未必就行啊。
所以考察干部是一個很難的事,想精準用人,必須要下很大的工夫,縣委書記想要用好鄉鎮黨委書記,那也要下很大的工夫才行。
所以縣委書記平時要狠抓幹部的培訓教育工作,而且要真的去培訓教育,不能走過場。
而這就對縣委書記提出很高要求,如果縣委書記自己就要求不高,那就別說鄉鎮黨委書記不行了。
石雲濤此次來到東江縣,可以說是給張寶立一個很大的壓力,同時也給曾志民一個很大的壓力。
曾志民之前畢竟在東江縣當過縣委書記,他現在當了政府秘書長,看到石雲濤要求這麼高,他在市政府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抓好基層治理,就是抓基層幹部隊伍建設,你們東江縣要在這方面有所作為。”石雲濤又對張寶立說。
張寶立馬上答應下來。
石雲濤雖然不是市委書記,但是他提的要求,張寶立不敢不答應。
而且石雲濤管的事情也不僅僅是市政府的事情,也與市委的事情有關聯,但不能說石雲濤這是越權了,因為他也是市委副書記。
石雲濤在東江縣待了兩天,可以說是滿載而歸,發現了很多問題,他回去後,就向李明義作了彙報。
李明義見他到了東江縣一趟,發現這麼多問題,提出了這麼多的建議,也是感受到石雲濤做事細緻之處。
石雲濤的主要立足點就是加強基層治理,推動鄉村振興,全面脫貧攻堅,實現小康社會。
李明義同意石雲濤的意見,石雲濤隨後安排市政府辦起草了關於鄉村振興的規範性檔案,提交到市委常委會上進行研究,隨後下發到各個縣區執行,加強基層治理,振興鄉村經濟和社會。
張寶立在石雲濤走後,指示縣紀委成立了調查組,調查那名村書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