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七章 無憂洞裡兩三句

隨後,只見那個站著的程心瞻身上光影浮動,一團人形靈光“走出”了“程心瞻”,像是進了家門脫衣服一樣,彷彿那團人形靈光才是主人,那個現在站著一動不動的“程心瞻”只是一件衣服。

那個人形靈光向前走幾步,下半身與坐著的“程心瞻”重迭了,隨後人形靈光坐下,與坐著的“程心瞻”一個姿勢,然後又見光影浮動,人形靈光消失了,這個坐下的“程心瞻”睜開了眼。

他伸出手摸了摸貓兒和狗兒,貓兒狗兒馬上眯起眼,看起來很是享受。

同時,他開始內視,看看爽靈、幽精不在的這段時間,內景神們又有什麼進展。

元旦道人不在心府,而是坐在精血長河的浪頭上,將精血搬運到被雷漿化開的經絡裡,現在雷漿化開真煞越來越快,心府內景神也越來越繁忙了。

現在下半身還不能動彈,但頭部、頸部、雙臂、右腹、左胸五處地方的真煞已經被化開了,三座雷車以鼻竅、膽竅、印堂三處為始終,以心府為必經之地,在這些經絡裡賓士著,電光血火激盪,好不熱鬧。

他再去看鼻竅,鼻竅發雷霆之聲,是他真煞衝穴後開闢的第一個竅穴,在仲夏時開闢,所以他把安放在此處的雷宮建成了明青色,青宮三十三層,形如高塔,最高層中有一個神靈,正是此間雷竅的內景神。神靈是北宋武將的打扮,身披錦衣覆戰甲,身側有巨鼓,神靈持鼓槌。

青宮上的牌匾以雷篆寫著四個字:水雷夏宮。

神靈槌鼓,雷聲陣陣,採自夏天的水雷雷漿自夏宮裡傾瀉而出,修復著被真煞肆虐的身體。

隨後看印堂,印堂顯雷霆之光,是在初秋時開闢的,所以他把安放在此處的雷宮建成了明黃色,黃宮三十四層,宮中神靈與夏宮神靈一樣,也是北宋武將打扮,懷中抱寶鑑。

黃宮上的牌匾以雷篆寫著四個字:神雷秋宮。

神靈晃動寶鑑,電光自鑑中發出,光芒四射,採自秋天的神雷自宮中傾瀉而出,消磨真煞。

最後再看膽竅,膽竅是最近才開闢的,在大雪時節,所以他把安放在此處的雷宮建成了銀白色,銀宮三十五層,第三十五層上有一個神靈,高大魁梧,又有文人氣質,劍眉入鬢,虎目金瞳,長鬚至胸。看衣著,是北宋時期的官服,紫服,玉帶,金魚,玄幞,腰佩儀劍。

銀宮上的牌匾以雷篆寫著四個字:雷霆總司。

在宮中神靈的注視下,雷漿如雷車賓士,急速但有條不紊。

他很滿意,念頭離開內景世界,目光看向外界。

他身前的桌案上放著許多厚厚的書,左右兩堆摞起來有半人高。

這書有些是他從方塘書庫裡借的,有些是在東天道坊市裡買的,有些是找九天應元府同門借的,還有些,是專門請外事院從凡間收集來的。

而他看了這麼多的書,目的只有一個,他要寫一本人物誌,或者說是一家三口的人物誌合集。

桌案中間放著一盞立鶴燈,正是他入門時賀濟源送的那盞。

燈光照耀下,那本厚厚的人物誌安靜的擺在桌案的正中間,封面上用明國官體方方正正寫著這本書的名字:

《雷霆蕩魔志》。

而在正中這五個大字的左邊,又寫著幾列小字,是對這五個大字的註腳,寫作:

記雷霆總司神威蕩魔霹靂真君託生北宋文武大臣張叔夜攜神雷秋官將軍託生張伯奮、水雷夏官將軍託生張仲熊斬妖除魔平亂伐國之事。

這是一本話本,裡面還穿插著精美的繪像,裡面主要人物繪像與他雷竅中的神靈服飾別無二致。據他所知,明國上下現在很喜歡讀這種話本,大街小巷的說書先生也在說,以神仙託生凡人,行非常之事。

畢竟,明國的皇帝都自稱是真武大帝託生。

程心瞻當然知道這些都是假的,真有託生的,自然早早有人接引到山上,哪裡會在凡塵中建功立業。

不過修真修真,借假求真嘛,還是和元旦道人一個路子。

而且這三位還不比元旦道人完全是程心瞻根據苗疆民俗杜撰而來,而是自宋至明一直有這個傳言,他只是歸納匯總並加了些雷兵雷將使用雷法掃蕩妖城鬼國的橋段進去。

他體內三位內景神均已觀想完成,這本書自然也已經寫到了尾聲,他翻到最新的一頁,提筆寫道:

“……且說張叔夜並二子攜三十六雷將統十萬雷兵終將幽冥鬼國滌盪一空,班師回朝。……大宋皇帝加封張叔夜開府儀同三司,進燕國公……只說天下太平,刀兵入庫馬放南山,燕國公終於放心魂歸高天,搖身一變變回雷霆總司神威蕩魔霹靂真君,並拜謁三十六天上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覆命……神雷秋官將軍、水雷夏官將軍亦功德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