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完。”
他合書放筆,滿意一笑。
最初想雷宅內景神時,他自然想過雷祖,不過他很快就放棄了,雷祖位格太高,他甚至無法觀想其形,更別提其神意,也從未聽說過雷祖託生降格的傳聞,讓他無從下手。
後來一次偶然機會,就是在去黃山那次,他聽兼顯學師說凡間有雷祖座下大弟子雷霆總司神威蕩魔霹靂真君及雷祖侍者神雷秋官將軍、水雷夏官將軍託生北宋朝的事,他立即就上了心。
回宗之後就蒐集了許多蕩魔神君與兩位侍者將軍的畫像、神蹟、軼事以及北宋文臣將領張叔夜的畫像、史料、戰例等等,越想越覺得合適,並考慮到《雷車火旗搬運功》的特殊功效,他決定開闢三座雷宅觀想三位內景神。
除去既定的膽竅和鼻竅,他又去翻閱《周天百竅內景經》,以及請教應元府的同門們,最終又新定了印堂作為第三處雷宅,來日到了二境,體悟命藏之時,便可以考慮在此開法眼。
定好竅穴與內景神後,他想起當初觀想元旦道人的法子,不過這次不作畫了,他直接寫書了。果然,寫書更能幫他釐清思緒,洋洋灑灑百萬字寫完,他的三位內景神就已經全部觀想成功。
而且三位內景神觀想成功後,他引雷也更輕鬆了,自第一次引雷後,他後面又有兩次和龍虎山的梁真敬撞上,次次都比他引雷更多,氣得他一見面就紅眼。
引雷更多,加上《雷車火旗般運功》的多車搬運妙法,他化煞也越來越快,現在大半個上身都能自如活動了。
而真正讓他在修行上進步神速的,還是明治山的根本大法,《長生胎元顯神密旨》與杖解法。
《長生胎元顯神密旨》裡說,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名曰:胎光,爽靈,幽精,七魄名曰: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
三魂主性,七魄主命,又有遊魂體魄的說法,所以魂可外遊,但魄只能常駐肉身。
三魂中胎光為命魂,主掌壽元,統管七魄,胎光在則命在,命在則七魄在,七魄在則身活。胎光輕易不離身,胎光離身則七魄散,肉身死。胎光離體後要想借屍還魂,則要重新孕育七魄,極為艱難。
先前通玄祖師與素空師尊提拿程心瞻的魂魄放到竹杖中,其實提拿的都是爽靈與幽精,不過那時程心瞻之胎光、七魄渾渾噩噩,只憑本能,所以在爽靈與幽精離體後肉身便宛如活死人,看著彷彿是把他的三魂七魄全部抽出了一樣。
爽靈為智魂,幽精為情魂,見字知意,不必細說。
修行《長生胎元顯神密旨》後,胎光不再渾噩,爽靈與幽精離體後,胎光依舊可以召令七魄各行其是,令呼吸吐納如常、血液流通如常,配合已經締結的內景神,照樣可以食氣修行。
等肉身化煞完成、再把《長生胎元顯神密旨》修行的再精深些,往後爽靈幽精出遊,肉身也可自如行走、施法修煉,最多不過是看起來呆愣些。
他這幾個月,便是以胎光、七魄、內景神共御肉身,自行食氣化煞,打通經絡,現在肺竅至十二重樓的沿途經絡已經打通大半,下一步,就可以開闢金府了。
同時又以爽靈幽精共同駕馭竹身,修行雷法、劍法、風法等術,修行可謂一日千里。
這便是明治山敢立下四境收徒規矩的底氣,是明治山人丁稀少但卻穩坐蓮花八脈的底氣,更是掌教層出不窮的底氣!
但同時,這也是明治山人丁稀少、收徒法試古怪的緣由!
程心瞻收好《雷霆蕩魔志》,準備託外事院送往三清山在凡間的道觀,雕版印刷,廣播天下,既能助一助雷道聲勢,也能助長他的內景神神性,筆名他早已想好,就叫謙慎齋主。
放眼洞外,只見白雪飄飄灑灑,柿樹上的紅果卻越發鮮豔,他來了興致,清理了一下桌面,又拿出一張大大的白紙鋪在桌上,見景提筆寫生,口中還吟道:
“秋去冬來萬物休,唯有柿樹掛燈籠。”
懷裡三妹動了動,示意主子走神了,撓背的手停了。
程心瞻哈哈一笑,左手撓著貓,右手畫著柿,嘴裡接著吟道:
“無憂洞裡鶴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求月票求推薦,歡迎評論與留言。
另外說明:
本章中《雷霆蕩魔志》原型為《蕩寇志》,但僅取其雷神託生的設定,絕非追捧《蕩寇志》,請書友們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