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要是外人想借用或是購買,就得上不菲的金銀,算是宗裡給門人的福利。
而玉牌裡的點數,可以透過金銀購買,在立功或破境發放獎勵時可以選金銀,也可以選點數。
程心瞻聞言點點頭,他幾次立功,裡面的點數多的都沒細數過。
尤其是為宗門尋來人參果核來,這個價格根本不好估量,多少金銀能買一顆人參果核?所以除了讓兵器院給煉製五柄法劍以外,紀掌教大手一揮,給程心瞻的玉牌裡划過去了海量的點數。
他走過去,把自己的腰牌貼上去。
“呼!”
一道風嘯火湧聲響起,丹爐下頓時燃起了赤色的地火。
整個煉丹房內的溫度頓時高了起來。
“來,坐下吧。”
兩人在丹爐邊就坐。
“先暖爐,火小些,分散些。”
任無失看著過分年輕的道士說著。
程心瞻點頭,學師這是要考自己控火的本事呀。
他掐一個訣,法力透過指尖落到灶火上。
要火小,法力上就加一些水行,要火散,就帶上些急風就是。
隨著他手指一點,火焰赤紅的顏色淡了些,但火焰卻似蓮一樣蓬散開來,把整個爐子都包裹住,而紫銅製的丹爐爐蓋上又有許多通氣孔,像極了蓮子,讓此刻的丹爐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蓮蓬,煞是好看。
任無失點點頭,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呀。
他伸手反掌,掌心冒出一朵火焰,火焰在他手中由心變化,他一邊演示著,一邊說,
“趁著暖爐的功夫,來跟你說一下技法,煉丹火技分為煅、煉、炙、熔、抽、飛、伏,武火急燒為煅,文火慢烤為煉,點燒為炙,化燒為熔,急火去溼為抽、大火化氣為飛、改性而不熔為伏,這些技法再先後銜接,便能生出無窮變化出來,但萬變不離其宗,技法一定是要和投入金石的金性相匹配的。
“在丹道里,火分丙丁、天地、文武,也即陰陽、清濁、大小,另外,火溫也是極為重要,不同金石的在不同火溫下,或熔或飛,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程心瞻認真聽著,仔細想想,火焰技法和呼吸吐納講究的韻律好像也有些相像,應該可以互通,等回去後再仔細琢磨琢磨。
“再和你說一說丹道里常用的金石主材。朱、鉛、汞、金、銀稱為丹道五君。朱即丹砂,為陽性,五行在火;鉛為陰,五行在土;汞為陽,五行在木,金為陽,五行在金;銀為陰,五行在水。
“另外,主要的輔佐之料又有硫黃、雄黃、雌黃、硝石、明礬、玉石、石英、石膏、雲母、青鹽、芒硝、木炭、草灰、貝粉等七十二種,稱為七十二名臣。
“這五君七十二臣每一種又有細分,以常見的青鹽為例,按地域可分為隴南鹽、蜀西鹽、冀北鹽、魯東鹽,按乾溼還分旱鹽、水鹽,水鹽又分河鹽、海鹽,每一種金性都不一樣,若再配以不同的火煉技法,每一種的金性又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若再和其餘金料合煉,金性就再生變化。
“呵呵,金石之料除卻這五君七十二臣,又不知還有多少,至於其餘草木水液之配料更是不計其數,君臣輔佐相配可謂窮盡機變。”
即便是程心瞻,此刻聽著也有些犯難,不愧是丹道,如此多的變化,確實是比煉道要複雜的多。
任無失看著程心瞻慎重犯難的樣子,心裡不由暗笑,天才,到處都有天才,但丹道就是天才的試金石,在丹道上一騎絕塵的,才是真正的天才。
這小子雷、劍、符、咒、煉,學一術成一術,怕是容易起驕矜,方才這番話也算是當頭棒喝了,讓這小子不要對丹道起了輕視之心。
不過任無失卻不知,程心瞻以“謙慎”為銘,時刻警醒自己,修行丹道更是以如履薄冰之心相待,哪會輕視。
“今日領你入門,就來煉一個最簡單的方子,是為「八寶生肌丹」,服之可白膚,清口,香津。”
任無失說著,把袖子一甩,程心瞻身前便飄起一堆瓶瓶罐罐出來,每個瓶罐上都貼著標籤。
“你跟我學煉丹這段時間,金料自然不用你出,不過後面終歸是要自己煉丹的,所以金料、各類輔材包括能儲存藥性的容器,自己平日裡都要多留心多收集。”
程心瞻稱是。
這時,紫色的丹爐慢慢開始發亮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