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自己有《長生胎元顯神密旨》、《太乙金華宗旨》這樣的養性寶典在,一路破境過來又幾乎是都得了滿壽,為什麼不敢走出這樣一條道呢?
將魂靈煉成元神,這裡又有正奇許多法門,不再贅敘,程心瞻所選擇的,和開紫闕一樣,一條前人指明的大道、險道,
沐劫雷而成元神。
此刻,他一心二用,一邊繼續打出一道道靈禁飛入劍光之中精煉飛劍,同時驅使魂靈出竅。
三道魂靈,他首選幽精渡劫。
因為在修行早期,胎光不得離體,程心瞻屢屢以幽精和爽靈出竅御使竹身,所以此二魂要更加堅韌些。至於為何幽精,程心瞻是覺得如果自己必須要在智和情之間選一個作為性格主導,他希望是理智。
因為自己尚有大任。
所以幽精必須要打頭陣。
董守仁和傅守真見到程心瞻的幽精之魂獨自飛出,有些驚詫於這位後輩的選擇,但是還是選擇支援與尊重,並沒有多說什麼,而是暗自加強了法力,隔絕外界的窺視。
幽精和金丹一樣,並不直面劫雷,躡到飛劍之下,沐浴著飛濺的霆光,以天劫之力,脫胎換骨。
魂靈被雷霆擊中,那和金丹相比又是另一種苦楚了
如炭火入眼,如長針入耳,如黃連入口,彷彿腦子裡開了水陸道場,烏泱泱的聲音很吵,但是又聽不清在說什麼,時不時還閃過一些兒時的噩夢片段。
所有的痛苦匯到一起,直教人作嘔。
程心瞻燃著神火,緊守意土,心中默默誦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劫雷轟隆作響,程心瞻誦經無聲。
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
劫雷一道道落下,一些改變也在悄然發生。
熾白的金丹如今更加璀璨耀眼,有龍虎環繞飛旋。
金丹之上坐著一個小人,虛幻的魂靈已經變得凝實真切,小人腦後掛著一道金色的鏡輪,現在,不敢再稱幽精魂靈,應該稱一聲幽精元神了。
而為這兩者遮風避雨的「桃都」飛劍,也已經徹底從無形劍光被鍛鍊復返到有形劍器。
劍器形制還是那麼個形制,但是劍刃的顏色卻是從赤紅色轉成了赤金色,此時在雷光照映下閃爍明光,極為耀眼。
如此一來,「桃都」先前斷為三截留下的隱患也已經被徹底消弭了!
此時再看雷霆下的三物,可謂是:
劍之煌煌,赤電灼芒;
神之昭昭,無垢純陽;
丹之熠熠,正午離光。
程心瞻心滿意足,「桃都」雖然不語,但他也知道,飛劍硬扛六道劫雷,已經到了極限。
第六道雷劫結束,程心瞻先是收起了幽精元神,隨後再收起飛劍「桃都」。
緊接著,他祭出「幽都」,又驅使爽靈離體淬鍊。
「幽都」善於匿影藏形,刺骨灼血,現在直面雷霆,那表現和「桃都」比起來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別,只是勉強撐過了第七道雷劫。
不過「幽都」雖然比不上「桃都」養煉時間長、跟腳高,但是取材於程心瞻自身,又在陰殿裡被罡煞淬鍊,離從有形煉到無形也只是臨門一腳了,如今被這一道劫雷捶打,也是順利邁過了這個坎。
在第七道劫雷結束後,「幽都」猝然化作一道紫朱劍光,來去無蹤,變化無形。
「幽都」已到極限,他將其收起。
等到第八道天劫來臨,他將「火煉赤霄」和另外土、木、金三把法劍全部祭出,用於抵抗劫雷。
這四把法劍因為行屬的關係,既不能水劍雷劍那樣吞飲吸納劫雷,也難以像陰陽飛劍那些擊碎劫雷,只能以歷久存貯的劍氣與劫雷相抗。
等到第九道劫雷結束,這四把法劍的劍氣也盡數耗空。但同時,四把法劍經過劫雷淬鍊,其質地與靈性也是更上一層樓了。
另外,爽靈歷經後三道劫雷的洗禮,也成功化作了元神。
至此,兩波劫雷過去,除了「秋水」,程心瞻的劍器盡數出手,兩道魂靈被煉成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