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三章 望穿秋水(為月票加更)

程心瞻不知道映月鏡上發生著怎樣的變化,他也不知道孔雀城裡又有多少故人舊識,他只是乾淨利索而又平靜的揮出一劍又一劍,登上一階又一階。

直到某一次格擋抵退之後,他才發現後面已經沒有劍了。

他看著寬闊明亮的玉臺,這才意識到原來他已經登上高臺了,而且這裡不見一人。

他站在原地閉目冥思,回想著剛才的一招一式。

他對自己大多數時候的應對都是比較滿意的,但有些地方他覺得還不夠好,並想著下次遇見了該如何做。

並沒有過多久,很快就有第二個人上來了。

那人也是個年輕人。兩人對視一眼,程心瞻率先點頭致意。

那人也點頭笑了笑,並說道:“嶗山薛立行,道友有禮了。

程心瞻有些意外,他還以為會是衡山劍派的弟子,“三清山程心瞻,道友有禮。”

映月鏡不光顯照出他們的身形,他們的交談同樣被散播出去。

眾人也就都知道了他們的名字。

就在兩人互通了姓名後,緊接著第三個,第四個,第十個都上來了。

不過後面的人上來的多了,卻沒有再互相通報姓名了,反而是敵意漸漸多了起來。

而還珠樓主看人已經差不多了,再次施法,那些在臺階上苦苦掙扎還沒有越過一半的人全部被送回了孔雀城。

而玉瑤臺也同時開始分化,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臺上的人也被分到了不同的玉瑤臺上,最後,虛空裡共有四十八座玉瑤臺,九十六個執體劍的劍客。

映月鏡將四十八對劍客一一顯照出來,但程心瞻和他的對手又佔據了映月鏡近三分之一的空間。

程心瞻的對手看上去比他要大一些,約在三十歲左右,這個人一直關注著映月鏡,此時他發現自己所在的戰場畫面竟然佔據了映月鏡的一小半,而且處於頂端,臉上不由露出喜色。

這時,還珠樓主的聲音在眾人耳邊響起,

“各自對敵,捉對較量,只可用劍,不可使用其他法寶,符咒訣不可用,點到為止,不可傷了人性命,這就開始吧。”

程心瞻聞聲而動,卻見對手還在望著映月鏡,只好停下動作,出口提醒,“道友?”

那人如夢初醒,只見他戀戀不捨的收回目光,忽地整理起衣衫頭冠來,彬彬有禮道:“道友,我等鬥劍,是為切磋進益,不是生死仇敵,鬥劍前應通報姓名才是。”

程心瞻一聽覺得有禮,便道:“道友有禮了,貧道三清山程心瞻。”

那人聽完嚇了一跳,這年輕人竟然是三清山的人,不過他想著自己現在萬眾矚目,自然不能生怯,他立劍胸前,做了一個架勢,抑揚頓挫道:

“道友有禮了,貧道八閩人,俗姓劉,道名宇微,師出石牛山西角峰,奉武夷山為祖庭,修行內丹道,十五歲習道,而今已有十一六年,一境小成,手中長劍取海底沉鐵與山頂赤金熔鑄,名為「驚山」,還請賜教。”

“請賜教。”

程心瞻腳一踏,身化清風,須臾不見,臨近時率先出現直刺面門,引他格擋。

咦?

年輕道士感受著劍上傳回來的力道,有些意外,這人格擋的劍劈在「秋水」上竟然無法還影響到自己的肘,更別提肩、身,最多就是讓手腕有些變形,甚至讓他感覺還不如方才登階時月光化作的劍。

而劉宇微心中一下子慌亂許多,方才登階已經用去了他大多數的氣力,此時出劍力道還不如剛登階時的十之三四,可是不應該都會有損耗嗎?為何面前這個年輕人出劍還是如此勢大力沉呢?

他認為是對方蓄力衝過來的緣故,所以他決定不能被動防守,於是立馬化御守為進擊,也刺劍過來。

程心瞻看這輕飄飄的一劍,握緊「秋水」,上身往後仰,等劍刺空了,勢盡時,他以「秋水」劍脊橫著蕩打到刺來的劍上,那劍哀鳴著被盪開,趁著劉宇微中門大開,身子都被手中劍帶偏,他馬上踏步向前,劍如青蛇出洞,瞬間就架到了那人的脖子上。

“承讓了。”

他說。

那個劉宇微很是意外,他此時竟還有空瞥了一眼映月鏡,瞧見自己脖頸架劍的姿態清清楚楚的顯現在鏡上,不由大急,剛想要說什麼,身子卻消失在了玉臺上,也消失在了鏡裡。

不過很快,程心瞻的對面又出現一個人。

城、樓裡的人看的很清楚,每當有兩個人戰勝對手時,輸掉的那兩個便被傳回孔雀城,而兩個勝者就會被放到一個臺上,而映月鏡裡也會少一個畫面,其他畫面也就變得更大了。

這一次站在程心瞻身前的是一個年紀相仿的人,這同時意味他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贏了一次。

不過應該還沒有程心瞻快,因為這個人上來就進攻了,如果方才的劉宇微也是這樣,那程心瞻的時間還要快上幾倍。

這人起手也是直刺,程心瞻低身,抬手撩劍去擊,以攻代守。

“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