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裡,應靜松彷彿已經入定,他身後的眾弟子則是有些急躁了。
不是剿魔嗎?
怎麼來了半天,還待在這?
而外面歷經一番冗長的商量,滿臉怒容的霍靜言終於進來了。
“蟲蠹!氣煞我也!”
眾人還沒見過脾氣好的外事院主什麼時候這樣生氣過。
應靜松睜開了眼,問道,
“有章程了沒有?”
霍靜言點點頭,臉上也逐漸平靜下來,
“血神教沒有改換山貌的意思,一應宮閣佈局直接沿用了原來西崑崙教的,最高峰崑崙頂,就是血雲籠罩之地,現在應該就是血神子的住處,就是不知道還叫不叫摩雲宮了。
“以崑崙頂為中心,眾多魔宮一圈一圈拱衛,越往下,修為地位也就越低。
“西崑崙頭朝西北,尾指東南,我們現在就在東南口子這,東南再往下,就是西蜀了。而山脈西北端深入西海腹地,相鄰雪域和北疆,是北派魔教中冰雪宮和長生派的地盤。
“所以血神教的佈防肯定是主要放在東南這邊,現在他們東南邊最外圍的小魔頭離這就兩三里,正看著我們呢。這裡山腳距崑崙頂上足有上百里,他們的血雲大陣不可能把整個西崑崙都罩住,那樣反而威力不夠。現在商定的是,我們就從南坡上山,首先要摸到他們的護山大陣邊界在哪,薄弱處又在哪,這個新出的血神教功法又是什麼來路。
“現在十九家門派,道門裡我們豫章的三清山、龍虎山,西蜀的峨眉山、青城山,荊楚的武當山,隴右的崆峒山,隴南的終南山,佛門裡晉原的五臺山,蜀中的凌雲山,劍宗裡北疆的天山劍派,這十家各自成一隊,獨自上山,剩下的分成兩隊,共十二隊,總計八百人,裡面就數我三清山和峨眉山來的最多,龍虎山就來了四個,不知道硬要湊熱鬧做什麼,還非不肯帶著小宗一起!”
霍靜言說著說著,怒意又起來了。
“上山路線定好沒有?”
應靜松平靜的問。
“定了,我們準備把東南口這裡還有東坡作為佯攻之地,西坡為主攻之地,方才爭得最久的就是這個,佯攻要鬧出大聲勢來,但卻是為他們做嫁衣,大多都是不願意。
“我接了過來,並優先選在了東坡,這裡地方開闊,魔教人手必然分散,這裡又有許多小山拱衛,視野不好,於我們有利。”
應靜松點點頭,“大戰瞬息萬變,哪有那麼多主攻佯攻,要是他處失勢,我處佔優,我等自然就是主攻。”
霍靜言也點點頭,“我就是這麼想,所以先接了佯攻之地,如此便可優先挑地方了。”
應靜松馬上開始做安排,對那些弟子道,
“每山最少都出一人,樞機山和白虎山可以多些,自行結組,趁著這個機會,你們也要熟悉熟悉宗內的其他法統,不要只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眼界要放寬,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多熟悉熟悉其他法統,萬法派講究就是萬法互參,可聽明白了?”
眾弟子稱是。
“先結好隊的,選出隊長來我這,錄名之後就先出發。”
眾人動作立即快起來。
黃山六友自然快速聚到一起,各自又招呼其他山頭的好友,馬上就成了隊。
除了六人外,又有:
摩崖山的蕭妙語,徐濟深叫過來的,擅長符籙之道,二境修士,俗名蕭時中,是南斗榜食氣分榜上排名第三的人物,當年一息食氣,天資絕頂的人物,嫡傳。
丹霞山的祝相容,也就是剛才給大家發放丹藥的那個人,馮濟虎叫來的,二境,專修丹道,馮濟虎擅長以草木入藥,此人則尤善以金石入丹,嫡傳。
樞機山的餘妙音,程心瞻叫來的,二境,在北極司蕩魔署修行,專修雷音之道。此人俗名餘盡煌,在程心瞻食氣前,位列食氣榜第六,當年百息食氣,嫡傳。
投劍山的曾濟年,也是程心瞻叫來的,修行飛劍術。此人俗名曾鶴齡,位列食氣榜第四,兩息食氣,嫡傳。
明鏡石林的黃妙羅,則是曾濟年叫來的,是修行體劍術中少有的坤道女修,位列食氣榜第四,當年三十息食氣,嫡傳。
至於收陰山,霓山,濛濛山、承露谷等一些不善鬥法或是弟子稀少的法脈就沒有派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