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百四十八年,二月廿二,清明。
豫章地界,廣信府。
天還未亮,但道門聖地毓秀山今日註定熱鬧非凡。
不知從哪來的這麼些人,山下的樟香鎮是一房難求,許多人把馬車停在鎮子石道上,人就住在馬車裡,還有些拮据的,裹著席子搭著帳篷就坐在地上。
尤其是青瓦巷,牆腳下座無虛席。
至於來的晚的,只能紮營到鎮子外面去。
月色朗朗,照清每個人的面容,就沒有一個是真正睡著的。
大概是寅時,天是烏青色,這些人便開始收拾精神,準備啟程。
青瓦巷是神仙府,這裡的主人氣度自然是不一樣,一大早便開門送吃食,讓大家填飽肚子再走。
無論是王孫公子還是漁農樵獵,都是千恩萬謝接下了。
等填飽肚子,擦淨了手,等到主人家應允,眾人便井然有序的去摸青瓦巷各家門簷下掛著的門牌,這可是天大的好彩頭。
至於巷子第一家的“雲程發軔”門牌,倒是沒人敢上手,都只是以目光灼灼看著。
“爹,再高些。”
一個看起來才八九歲的孩子,虎頭虎腦的,被一個獵戶抱起來,伸手去夠門牌。
獵戶應了應,把孩子踮起來。
“摸到了摸到了,爹放我下來吧。”
孩子摸到門牌,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
獵戶卻是沒有把孩子放下,抱在懷裡就去了下一戶。
“爹,你放我下來呀,咱走過去。”
獵戶不聽,只說一句,“抱著走快,多摸幾家。”
獵戶抱著孩子,在巷子人群中擠著走,腳步很穩健。
隨後,自己又低低說一句,
“爹多抱抱,萬一真成仙了,那可抱不著了。”
“爹,你說什麼?”
“沒。”
獵戶搖搖頭,腳步更快了些。
等到天矇矇亮的時候,大家都開始往毓秀山走了,這對獵戶父子也摸完了十七個門牌,跟上大部隊,離開了鎮子。
毓秀山今日封山,南坡山道上起了大霧,從各地趕來的人們匯聚在山腳下,就在金沙溪北岸候著,連著看熱鬧的,怕是有數萬人。
獵戶父子起得早,走得快,此時擠在靠近山道的地方,忽然聽見前方傳來一片譁聲。
“怎麼了?”
獵戶連問。
孩子耳朵靈光,聽清楚了從前方傳回來的雜音,
“大傢伙都在喊觀主,真微道長,活神仙什麼的。”
獵戶哦了一聲,他沒聽過,平日裡都在打獵採藥,沒時間參禪訪道,山裡人,做的最多的也就是逢年過節去村口大樹下的土地龕前拜拜。
“那是這個活神仙收徒弟嗎?”
他問。
孩子又側耳去聽,卻沒聽出什麼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