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八九章 滄州造船廠

負責建造大型海船,以及配套的救生舟。

柴進造船廠造船除了自家商隊自用,便是對外出售。

造船廠負責人姓劉,是個四旬中年,臉頰微胖,笑容和藹。從自家恩官那裡瞭解到情況,十分健談的報價:“我們滄州造船廠的木材多是從遼,高麗等國運來,木料優質,又路途遙遠,價格不菲。

一般情況下

,一艘千料船3500貫錢,兩千料5000貫。至於運載量更大的,價格就會相應的提高。至於那種萬料以上的大船嘛,少說兩萬貫錢。”

“嘖嘖,價格貴,還不如搶的划算。”

阮小七聽了連連咋舌,想起在登州事蹟嘟嘟囔囔。可把那負責人老劉嚇了一跳,趕忙解釋道:“拋卻原材料和人工費,之前報價船廠基本不掙錢。”

王進瞪了阮小七一眼,趕忙打圓場:“老師傅,你別聽他胡咧咧,我們是混江湖的,幹過一票,這小子惦記著。此次大采購,是跟大官人商榷好的。”

“哦哦,原來如此。”這個微胖中年長舒了一口氣。

王進岔開話題,指著深水港的方向,疑惑的問:“哎,為何船廠沒有停泊船隻,難道一艘船也沒得?”

“哈哈,官人有所不知。”負責人趕忙接話,解釋了一句:“按照規矩,船隻修建好後會試水,至少在附近航行半個月,故而在船廠是看不見的。”

“原來如此,倒是我說了外行話。”王進恍然大悟。

接下來,在這個姓劉的負責人的帶領下,眾人進入船塢。與之相比,梁山自己修建的船塢太寒酸。

眼下,其中最小的船塢分為好幾層,鏤空的木架下方就是水域。幾百人在忙碌,各司其職,有隊伍負責船側,有隊伍負責船尾,也有隊伍站在下方的高臺上負責船底。他們拿著各種器械切割木板,鑿孔等。一

塊塊木板拼接,修繕直至成船形……

“呵呵呵……,大官人開的工錢高,工匠們幹活賣力。目前我滄州造船廠每個月至少產出十多艘千料級海船。放在其他沿海造船廠,官船司是不可能的。”船長負責人意氣風發,不著痕跡的拍馬屁。

“不錯,大官人手底下人才濟濟呀!”王進目睹工匠們忙碌的場面,又聽著柴進和負責人老劉有意賣弄說著船隻建造的各種事項,發自肺腑的感嘆。

說實話,來到滄州造船廠,令他大開眼界。從未想過古代工匠建造大船場面這般浩大,古人的智慧是令人歎服,堪稱化腐朽為神奇。沒有鐵釘,沒有焊接技術。宋朝時期船隻不僅大,還結實耐用。

宋朝遠洋商隊,貿易的路線一度達到了東南亞、中東,將北宋珍貴的陶瓷、絲綢商品銷往世界各地。海運貿易的繁榮與“開疆拓土不足”有著嚴重的關係,如此,也就造成了宋朝重視海外市場,據記載倭國,高麗、勃泥、大食等50多個國家皆是宋朝的貿易伙伴,最遠的地方甚至能達到非洲。

這種造船業在明朝的時候發展至巔峰,大航海時代正是宋朝打下的基礎,才有鄭和七下南洋那般輝煌。戚繼光,俞大猷率領水師剿滅倭寇,荷蘭等盜匪。那個時候造船業在中國依舊處於遙遙領先。

可惜,只是明朝皇帝好大喜功,為了彰顯國威大派送不要錢,導致國力

空虛,逐漸沒落。到了清朝徹底被閹割,沒有機會適應改良,造船業落後。

直至鴉片戰爭爆發,被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此類技術徹底沒落,直至為異國炮艇取締而消亡。

縱觀造船史,就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王朝的興衰歷程。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落後就要捱打。不思進取,貪圖享樂,遲早就被世界和整個時代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