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八二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

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轉眼間,年餘時間悄然過去!

八月,秋季,梁山到處是掛滿累累果實的果園。香甜的果香味繚繞在山上,經久不散,令人沉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梁山家屬大院,最氣派最豪華的那處院落,斜擺放著一處黑板,上面寫著幾行詩詞,王進身穿居家錦袍,拿著竹板站在前方,挨個指著上面的字朗誦。

在他的前方是六張小桌椅,六個三兩歲大,粉雕玉琢的稚童正襟危坐,雙手放在桌邊,盯著黑板,跟隨著王進一字一頓地朗讀,聲音稚嫩,可愛極了。

時間飛逝,當年才半歲大的王猛都兩歲多,長子王文,次子王武,長女王芸,二女王琳,三女王欣已經三歲,正值活潑好動,最好的啟蒙教育階段。

王進深知教育要從娃娃做起,他不怎麼瞧得上那些之乎者也的秀才教師,於是自己和李清照便成為幾個孩子的啟蒙老師,從兩歲開始每天都要識字,有字母拼音和簡體字輔助,幾個娃娃又聰明伶俐異常,哪怕最小的王猛,也能寫自己的名字。

尚桂花和扈三娘推著小車,一歲大的孩童上下晃動。李清照,李師師,答裡孛三女懷裡各抱著強保,幾女有說有笑不時從院子外探頭,等待下課。

是的,王進這傢伙身體好,在他夜以繼日的努力之下。一年多來

,他又多了五個孩子,子女成群十多個,一支足球隊,是古代時候名副其實的爹爹。

子女多了教育是個大問題!

一個不好,就會出現窩裡橫,百姓遭殃。

王寨主對教育非常嚴厲,哪怕幾位夫人沒少翻白眼勸說依舊堅持己見,教育孩子,不求文韜武略超人一等,但要溫良恭儉讓,學會做一個正直之人。

“這首憫農是唐朝詩人李紳所作。主要就是說明農民伯伯種植糧食辛苦,每一粒得來都來之不易。所以呢,你們以後不能隨意浪費,你們要懂得珍惜。要是讓我知道誰不好好吃飯,浪費糧食,哼哼……”

王進板著一張臉,掃視著六個兒女,一臉兇巴巴。

“父…父王,我從沒浪費過,只有不夠吃。”王猛昂著小腦袋,胖手高高舉起。小孩子長得虎頭虎腦,個頭也大,魁梧異常,絲毫不比兩個兄長差。

頗有草原漢子豪爽,吃得那叫一個多。

“呃,你很不錯。”王進臉黑黑,卻露出溫和的笑容,又看向王文,王芸他們:“你們也要向弟弟學習。”

“父王,吃不下怎麼辦?”二女王琳舉起胖乎乎的小手。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卻看向自己胸口的口袋,那裡有很多奶糖,芝麻餅等好吃的小零食。

“吃不下?那提前說明,飯前不能吃零食。”王進如何不瞭解自家兒女,故意板著臉,嚴肅的說道:“幫家裡多做家務事,就會有獎勵,聽說濟

州島上作坊有新的罐頭,蜜桔,水蜜桃等多種多樣。”

他這番話一出口,下面的小傢伙們眼睛裡閃爍小星星。人人渴望,卻不敢離開座位,眼巴巴的說。

“哇塞,我要吃我要吃。”

“父王,你那裡肯定有,快給我們發點。”

宋朝在打仗,梁山卻在安逸的發展,各種經濟騰飛。就比如各種零食物美價廉,暢銷宋朝周邊小國。時不時會冒出新奇的產品,優先供應官方內部。

只有官員們吃了沒事,杜絕問題,才能推廣普及。時間一長,已經成了規定,產品質量水漲船高。這也是管控質量的手段,任何人不能圖利而弄虛作假。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