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四章 水車

幾天後,此時已經快要到月底了,劉衍這一天沒有到軍屯上去,而是留在墩內,在肥皂工坊裡指導陳江氏最佳化肥皂的包裝等。

現在肥皂工坊的產量已經大幅提升,劉衍視察了一下,估計四月的產量可以達到三千六百塊以上。王炆鎮那邊收購的話,劉衍四月底就可以入賬一千多兩銀子,下個月的支出便可以寬鬆些了。

劉衍也想繼續擴大產量,只是現在墩內人力有限,肥皂工坊也只能用一些年老婦人,或是老人在這裡熬製肥皂,其餘的壯婦都被劉衍調到軍屯上去了,整個肥皂工坊內也只剩下陳江氏和兩、三個壯婦而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所有的牛皮紙都要裁剪得體,不但要大小一致,而且不能有毛邊。”

“甲長放心吧,我都記得,一定做好。”

陳江氏笑著陪同劉衍審視了一番,然後劉衍便讓陳江氏等人繼續忙著,自己則出了肥皂工坊,迎面便撞見了急匆匆趕來的陳勳。

“甲長!”

劉衍問道:“怎麼了,軍屯上出事了?”

陳勳明顯是剛剛從軍屯上趕回來的,此時大汗淋漓,一副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不、不是。”

劉衍笑著問道:“那你這是怎麼了,大中午的跑回來做什麼?”

陳勳喘勻了氣,說道:“我剛才軍屯上回來,今天各處都開始澆地了,可是咱們打的五口豎井出水不多,不夠用啊,很多軍戶到現在都沒能打到水。”

劉衍微微一愣,這種情況還真是自己沒想到的,原以為五口豎井已經可以滿足需求了,現在看來是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走,去軍屯上看看。”

劉衍和陳勳冒著大中午的太陽趕到了軍屯上,只見不遠處的幾口豎井旁邊,已經排了許多人,正在輪流打水。

劉衍眉頭緊鎖,說道:“水渠那邊什麼情況,引來的水過不來嗎?”

陳勳說道:“屬下過去看過,水渠的地勢較高,現在天氣炎熱,南河的水位又下降了許多,所以河水流不進水渠之中,現在西通渠已經沒水了,這邊只能靠豎井取水。”

“現在軍屯這邊有好幾十人在勞作,又有二十多頭耕牛,墩內的用水也全都指望著這五口豎井,所以這用水便供不上了。”

劉衍點了點頭,說道:“那就想辦法將水渠的水引過來,另外還得在墩內打口井才行。”

陳勳說道:“咱們這邊一般是使用龍骨水車引水,要不然我去一趟王家莊,找些工匠來打造一些?”

此時陳勳很是焦急,現在春耕已經晚了一步,如果澆地的水源供應不上,那今年的收成可就真的沒有多少了,明年怎麼辦?

這種龍骨水車劉衍的知道的,後世也見過許多圖片和實物。不過對於劉衍來說,這龍骨水車一是需要每日使用專門人力,二是引來的水太少,功率太淺,現在劉衍需要的是一種高效率、省人力的引水工具。

所以劉衍直接否定了修建龍骨水車的建議,思索了一會兒之後,劉衍想到了後世的大水車,就是江南水鄉常見的那種引水水車。

這種水車不需要人力畜力,用水流帶動便可,而且引水功率極大,每日引水灌田可達三百餘畝。當然,有利有弊,這種水車好是好,怕就是造價太高,而且王家莊肯定沒有懂得修建這種水車的工匠,只能去夏河寨前千戶所,甚至是靈山衛去請工匠才行。

劉衍想了想,還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然後讓陳勳立即到各地尋覓工匠,一定要快。

在水車建成之前,劉衍只好抽調了五名青壯,讓自己手下一名叫汪博的墩軍帶領,每日去南河挑水,以彌補這邊用水的缺口。

同時陳勳不在這幾天,劉衍讓手下一名叫張義的墩軍頂上去,督促著軍屯各處,有事情及時稟報自己。

這汪博和張義都是墩內老人,原本就是陳勳手下的墩軍,可靠踏實,為人又足夠機靈,是兩個可塑之才,所以劉衍才將二人頂上來使用,準備將來有機會了提拔一下。

三天後,陳勳帶著十幾名從夏河寨前千戶所僱來的工匠回到大盤墩,領頭的工匠是一個五十多歲的漢子,長得很是消瘦,但是精神頭卻非常好,一雙滿是老繭的大手,一看就知道是經年的手藝人。

“大人,您說的江南大水車無非是筒車的一種,此物唐時便己出現,現在南面也多有建造,老朽曾在徐州那邊就見過實物,也參與打造過,此物不稀奇也不難造,只是耗費錢糧多些罷了。”

聽了工匠頭人的話,劉衍有些驚訝此時大明民間科技的發達程度,他問了一聲:“估計要耗費錢糧多少?”

工匠頭人盤算了一會兒,道:“若是用於灌井的水車,一架費銀不過十餘兩。只是這種筒車體型龐大,用料甚多,估計連材料工費計算在內,造一輪水車怕要近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