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傍晚時分,兵部和戶部徵召的大批民夫陸續抵達了京郊,為了此戰的順利,保證大軍的錢糧補給,兵部和戶部徵召了六十多萬民夫,分佈在從京師到山海關,再到寧遠城沿途各處。而從寧遠城到錦州前線的這段距離,則需要由明軍各部自己運送了。
第二天上午,劉衍仔細裝扮好,穿好精良甲冑,繫上大紅披風,但是佩刀卻沒有帶,跨上戰馬,帶著一隊護衛來到了中軍大營。
此時大同鎮總兵官王樸、宣府鎮總兵官楊國柱、密雲鎮總兵官唐通、薊州鎮總兵官白廣恩、東協總兵官曹變蛟、山海關鎮總兵官馬科、前屯衛總兵官王廷臣、寧遠鎮總兵官吳三桂、山西總兵李輔明、援剿總兵官左光先全都披掛齊全,正在中軍大帳內激動的寒暄著,看得出來眾的激動之情,就連馬紹愉、張若麒這兩個監軍的臉上也是笑開了花。
洪承疇此時身穿大紅袍,滿面春風的與眾人說著什麼,看到劉衍到來,便熱情的招呼道:“劉總兵快來,一會兒便要入宮面聖了。”
“是。”
劉衍也是第一次要面見崇禎帝,這個歷史上有名的悲情皇帝,心中說不激動那是假的。與眾人寒暄了幾句之後,劉衍便與楊國柱、王樸、曹變蛟、李輔明幾人站在了一起。
此時楊國柱湊過來低聲說道:“劉總兵,此番你率部八萬多人馳援,雖然是好事,但是以一鎮統軍八、九萬,太過顯眼了。要不是如今天下大亂,估計朝中那些御史,以及兵部的那些人早就撲過來彈劾你了。所以到了宮中面聖,劉總兵要小心應答,不要給自己惹麻煩。”
劉衍心中感動,抱拳說道:“我明白了,謝楊總兵提點。”
轉眼到了午時初刻,宮內來人,宣洪承疇等眾人進京,眾人由德勝門進京,隨行各部護衛也一同進京。
從德勝門大街一路到皇城的北安門前面,街頭巷尾佈滿了簇擁圍觀的人群。他們都向眾人熱情歡呼著,劉衍看著京城百姓也是不斷招手。
很快眾人到了皇城外,眾將的護衛都留在了外面,由專人招待,卻是不得進入皇城之內。眾人也全都沒有攜帶兵器,在一眾宦官的檢查之後,便隨領路太監進入了皇城,卻是轉了個圈,來到紫禁城南面的承天門外,由此進入宮城之內。
此時有宦官過來宣讀崇禎帝的特旨殊榮,洪承疇率領眾將可在宮城走廊廣場策馬而行,以此來彰顯對眾人的恩寵。當然,眾人到了太和殿前就不行了。
此時赴宴的文武百官絡繹不絕,太和殿廣場上,眩目的苧絲服擺雲集。有相識的官將,不斷與洪承疇、馬紹愉、張若麒打招呼,然後陸續進入太和殿內。而劉衍等總兵官卻要崇禎帝宣旨召喚,方在萬眾矚目下進入太和殿內。
此時文武百官己全部進入太和殿內,殿外只剩下密密的金吾護衛士兵,還有教坊司的樂隊舞者。又有五品以下的官員,他們酒尊食桌,則位於太和殿的東西二廊上。
到了午時末刻,崇禎帝的鑾駕自右順門至奉天門丹陛,劉衍等人聽到殿內大樂作響,鳴鞭聲起,紛紛看了過去。
又聽鴻臚寺的官員領著百官贊拜,隨後教坊司舞者紛紛進入,一奏上萬壽之曲,二奏仰天恩之曲,三奏感地德之曲,四奏民樂生之曲,五奏感皇恩之曲。
幾爵酒後。太和殿內舞止,樂止,楊國柱曾入宮面過聖,有過經驗,便小聲對劉衍說道:“應該快到咱們了。”
果然不久之後,武樂大作,教坊司奏起了平定天下之曲,太和殿內一波波聲音傳出:“陛下有旨:宣總兵楊國柱、劉衍、吳三桂、曹變蛟、王樸……諸人進殿。”
劉衍等人都急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甲,然後個個都是昂首挺胸,自臺階進入太和殿內。
一進入太和殿,就見無數的目光投來,劉衍雙目一掃,就見雄偉的太和殿上,整齊擺滿了一席席酒案,上面都有精美的酒器餐具,邊上坐滿了文武百官,所有人目不斜視,只以眼角餘光瞟著劉衍眾人。
在太和殿兩側靠邊處,擺著密密的麾、柷、笙、箎等樂器,又有眾多的教坊司樂師們專致奏樂。
“這皇宮內的大宴,果然威武整肅,不同凡響。遠不是後世那些有錢人的所謂酒會能相比的!”
崇禎帝高居御筵之上,見出征眾將列隊進來,不由將目光投了過來,在眾人身上掃了一遍之後,便停在洪承疇,以及其身旁的劉衍、吳三桂二人的身上。
此時劉衍等武將在鴻臚寺官贊引下三呼萬歲,崇禎皇帝道:“眾卿請起,平身賜坐。”
劉衍等人在內官指引下,到了自己案前坐下,文左武右,皆是最靠近皇帝的桌案,果然大宴壯行,待遇就是不一樣。
這時舞士三十二人進入殿內,他們皆左手執幹,右手秉戚,分為四行,每行八人。在樂章相印下,舞作發揚蹈厲,坐作擊剌之狀,又有舞師二人,執旌以引之,作平定天下之舞。
樂止,崇禎帝高聲說道:“王師出征,北定遼東,今有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青萊鎮總兵官劉衍、大同鎮總兵官王樸、宣府鎮總兵官楊國柱、密雲鎮總兵官唐通、薊州鎮總兵官白廣恩、東協總兵官曹變蛟、山海關鎮總兵官馬科、前屯衛總兵官王廷臣、寧遠鎮總兵官吳三桂、山西總兵李輔明出兵五千、援剿總兵官左光先、遼東鎮總兵官劉肇基出征平虜,忠勇可嘉,奮不惜身,定然捷報歸來,自此東事無憂!”
隨後崇禎帝舉起御杯:“眾卿、眾將請滿飲此杯,為我大明賀。”
文官以內閣首輔範復粹為首,武將以薊遼總督洪承疇為首,所有人都起身高聲道:“為我大明賀。”
眾人皆盡一飲而盡。
崇禎皇帝喝了酒,興奮之下,原本有些蒼白的臉上浮起一絲紅潮,此時教坊司跪奏撫安四夷之舞,有教坊司舞士十六人進入太和殿,內中東夷四人、西戎四人、南蠻四人、北狄四人,又有舞師二人、執幢以引之。
舞中,宏偉的樂章響起:“小將軍,大明君。定宇寰,聖恩寬,掌江山。東虜西戎,北狄南蠻。手高擎,寶貝盤,殿前歡。五雲宮闕連霄漢,金光明照眼。玉溝金水聲潺潺,頫囟觀,趨蹌看。儀鑾嚴肅百千般,威人心膽寒……吾皇萬壽安,過門子,定宇寰,定宇寰。掌江山,撫百蠻,謳歌拜舞仰祝讚,萬萬年,帝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