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拓荒

劉衍說道:“這就是資料儲備的好處。好了,這份方略我先看,今天你什麼都不要做,回去睡覺。農部有誰跟你一樣勞累的,也一併放假一天,回家睡覺去。”

劉衍將張耒“趕走”之後,便翻看這份方略。

農部將山東各府可開墾的荒地分為三等,第一等是靠近城池、村鎮,地力還算可以,

投入修建水利設施就可以耕種的;第二等是靠近城池、村鎮,但是地力一般,或者很差,即便投入錢糧修建水利設施,也不會有多少產出的。

而第三等便是距離哪裡都很遠,周圍荒無人煙,這樣的耕地即便地力很好,也難以開墾出來,除非遷移百姓過來,在周圍新建村子。可是這樣一來,不但投入巨大,農時、戶籍等因素牽扯太多,不現實。

張耒將這三等耕地的數量做了統計,第一等只佔兩成,第二等佔四成,第三等佔四成。

劉衍看完搖了搖頭,按照幕府兵部給出的缺田軍屬戶數,第一等、第二等耕地就算全部開墾出來,也還差了一些。

“那就轉變思路吧,那些軍屬也可以給安排到各處工坊、商鋪去,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即可。”

於是劉衍便在方略中寫下批示,命農部與商部、商會協調一下,讓商部、商會盡可能的安排一些軍屬,以工坊、商鋪的工作來替換五十畝耕地。

劉衍自然知道以現在百姓的理念來說,估計不會有多少軍屬願意放棄五十畝耕地,去選擇工坊和商鋪的工作,所以就要加大宣傳力度。

去工坊和商鋪工作,可以學到一門手藝,可以增長見識,也許將來下一代就不用臉朝黃土背朝天,等等。

劉衍在批示中將宣傳的重要性也一一寫明,讓農部加大宣傳力度。

第二天一早,張耒收到了劉衍的批示,隨即來到商部

,與宋公明協商起來。

“呵呵,這沒問題啊。煩勞張部長給我一份名單,各府、各州、各縣需要安排的軍屬情況,我也好聯絡當地的工坊、商鋪。”

張耒說道:“好,明日一早,我派人送來,此事就謝過宋部長了。”

“呵呵,你我還客氣什麼,都是為督臣解憂。只是此時要想推行起來,恐怕難度不小,畢竟現在的老百姓,最看重的還是土地。亂世裡只有土地才是最實在的,沒有土地就沒有糧食,也就沒有了活下去的保證,這個觀念在百姓心中可是根深蒂固的。”

張耒說道:“這是自然,只是在咱們山東要好許多,有督臣在,誰能在山東鬧事?有災了,幕府也會賑濟,所以逃荒之事發生的可能性非常低。農部會加大宣傳的,今日我便調集人手,前往各地去宣講。”

“好,我商部也調集些人手,配合農部去動員那些軍屬。”

“那好,此事就這麼定了,我還要趕回去。”

宋公明笑著說道:“張部長彆著急回去,咱們許久未見,今日我做東,去城裡的鴛鴦樓吃宴席。”

“哈哈,宋部長好雅興。只不過眼下農部事務繁多,真的是走不開,下次吧。我還要回去部署開墾荒地的事情,下午還要去財部,找嶽部長討要錢糧呢。”

宋公明嘆息一聲,說道:“我看整個幕府裡,就你和兵部的田部長最是奔波,你們都是勞累命。有些事情,交

給底下人去辦就好,不要事事都親歷親為,這樣會累垮啊。”

張耒笑著抱拳告辭。

三天後,財部撥下大批錢糧,農部官吏開始分批出動,前往山東各地僱傭民夫,大規模開墾荒地,同時安頓尚未分到土地的軍屬百姓。

這次墾荒,可以說是山東近百年來最大的一次,聲勢浩大,就連曲阜的衍聖公孔胤植、山東巡撫顏繼祖、德王朱由樞都聽到訊息,眾人驚歎之餘,都震驚劉衍的財力和動員能力。

要知道在全山東範圍內同時大拓荒,需要徵召的民夫,需要組織的人力,需要調集的物資都是海量。

這還只是開墾荒地,如果是對外作戰呢?

可以說,這次大拓荒不但讓山東百姓見識到劉衍一心為民的決心,也讓各方勢力認識到,劉衍這個山東總督的強大實力,已經不是朝廷可以節制了的。

很快訊息傳到京城,洪承疇聞訊喟然長嘆,對左右說道:“劉衍手握強軍,又善於收買人心,其志向絕不小,其勢力已不可制!”

崇禎帝從王承恩處聽聞山東大拓荒的訊息後,則是一個人坐在御書房內整整一天,默然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