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六十四章 百廢待興的西北

宣府鎮城,宣化城。

這裡是當初宣府鎮總兵官楊國柱的駐地,宣府鎮所轄長城東起居庸關四海冶,西達今山西東北隅陽高縣的西洋河,長度達到一千零二十三里。

宣府鎮地處京師西北,對保衛京城的安全來說,其重要性並不亞於薊州鎮,邊牆也修得十分堅固,有的地段排列幾道城牆。鎮下又分成東、西、北、中四路設防把守。

東路的四海冶,中路的葛峪,西路的張家口和西洋河等處,都是重要的隘口,當中又以北路的獨石口最為重要,堪稱咽喉要地。

如今的宣府鎮,自從楊國柱戰死山西之後,朝廷便再沒有任命總兵官,而宣府鎮的兵馬在出戰流賊大軍,被李自成所部全殲後,各地兵馬都基本上處於“空置”狀態,整個宣府鎮的留守兵馬加在一起,也只有三千多人而已,而且還大多都是老弱殘兵。

當國防軍第九軍總兵官賈洪雨、副總兵陳默成率軍進駐宣化城之後,便立即與西北巡視組商議了一番。

朝廷派出的西北巡視組組長是參謀部的參謀李繼文,這位劉衍當年的上司,如今是紅光滿面,為自己當初站隊劉衍的決定而感到慶幸,如今更是獲得了巡視組組長這個重要的職位。

當然,李繼文也不是白痴,既然劉衍將這麼重要的位置交給自己,那麼就一定要幹出一點成績來才行。幸好新政、軍改的相關細則已經非常清楚,李繼

文只要按部就班的進行核查就好,再者有第九軍四萬餘精銳將士作為後盾,有朝廷給予的臨機專斷之權作為依仗,李繼文此番是信心十足。

幾天後,在宣化城的總兵府內,李繼文先是檢視了留存的各種卷宗,然後又陸續收到派到各地夜不收送回來的訊息,對賈洪雨、陳默成說道:“看來宣府鎮的情況比咱們之前預料的要好一些。”

賈洪雨點頭說道:“宣府鎮的兵馬此前被流賊殲滅,到現在也沒有重建,所以軍改推行起來阻力很小,朝廷下撥的錢糧也到位了一部分,只是苦於各級將領死的死、逃的逃,無人站出來主持事務罷了。新政之策的落實也差不多,宣府鎮各處的文官也大多的缺額嚴重,新政之策根本無人落實。”

陳默成說道:“也就是說,宣府鎮這邊新政、軍改之所以遲遲無法落實,是因為宣府鎮的文官武將缺額嚴重,而不是因為被地方官吏抵制?”

李繼文點頭說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是這樣的沒錯。”

賈洪雨說道:“那事情就簡單了,依我之見,咱們就以巡視組分頭到宣府鎮各地,提拔可用之人,儘快落實新政、軍改之策。同時我第九軍將士也立即分駐宣府鎮各地,防止各地可能發生的動盪。”

李繼文點頭同意。

當日,西北巡視組分成四組,分別前往宣府鎮東、西、北、中四路,同時賈洪雨坐鎮宣化城

,副總兵陳默成與左營參將衛東、右營參將齊海偉各率一總將士隨行。

第九軍其餘各部,開始分頭進駐宣府鎮各處,順聖川西城、順聖川東城、懷安衛、萬全右衛、萬全左衛、張家口堡、龍門衛、保安州、懷來衛等地,全部被國防軍第九軍將士進駐。

在此後的一個月時間裡,西北巡視組按照朝廷的規劃,將宣府鎮留守的全部三千餘老弱殘兵裁撤,撤銷各地的所有衛所,名稱上仍稱為某某衛城,只是不再承擔駐防的職責。

同時,將宣府鎮各地的軍屯耕地全部轉為民田,軍戶也全部轉為民戶,按照每戶五十畝土地的限額補齊耕地。

在宣府鎮各地興建新式學校、鼓勵工商業、徵收商稅、推行士紳、皇族一體納稅,用以增加朝廷賦稅,落實刑名改革等各項新政方針等等。

當然,這些都只是開了一個頭,西北巡視組不可能長時間的駐留宣府鎮,所以李繼文在提拔、安置了各地可用官吏之後,便急匆匆的返回了宣化城。

“賈總兵,我看宣府鎮這邊的事情差不多可以收尾了。”

賈洪雨點頭,說道:“是啊,這邊軍改的事情已經結束,所有的衛所兵都已經裁撤,留守的些許武將也已經進行了甄別,除了極少數可以留用的之外,其餘的全部被免職。”

“另外,本鎮在昨天也收到了閣老的命令,改宣府鎮為宣府,本鎮已經將那幾個可用的武

將提拔了一番,同時又從北直隸、山東急調了部分將領過來。閣老的意思是,宣府位置重要,所以駐防軍就以一府單獨籌建一營,就為宣府營。”

李繼文笑著說道:“那就恭喜賈總兵了,看來宣府鎮這邊的軍改要先一步完成了。”

賈洪雨隨後問道:“下一步李大人有什麼計劃?”

李繼文說道:“現在已經是九月初了,咱們的時間已經很緊了,我看這幾日咱們就收攏兵力,前往山西,咱們的第一站就到大同鎮好了,先將那邊的軍鎮也裁撤掉。”

“好!”

兩天後,國防軍第九軍陸續收縮兵力,賈洪雨、陳默成、李繼文率眾從宣化城出發,從懷安衛進入了大同鎮。

可是當大隊人馬進入大同鎮境內的時候,沿途鎮虜衛、天成衛、高山衛、陽和衛等地,全都是一片凋敝,各地的軍屯耕地盡皆荒蕪,大軍行進途中,甚至看不到一個燃起炊煙的村子,各地火路墩和屯堡也是空無一人,好像大同鎮境內已經沒有活人了一般。

李繼文此時也是策馬行進,放眼望去,曠野上除了浩浩蕩蕩行進的第九軍將士之外,就再沒有什麼“活物”了。

“真是想不到,大同鎮竟然凋敝如此!”

賈洪雨也是感嘆,說道:“當初王樸駐守這裡的時候,雖然沒有什麼政績,但是大同鎮也沒有這般破敗啊。”

陳默成說道:“都是流賊!根據軍情部的情報,自從王樸

投降李自成之後,大同鎮這邊就遭到了流賊大軍的洗劫,青壯人口被擄掠,各地錢糧物資被搶劫,百姓可是遭了大難了!”

李繼文說道:“我看,山西各地的情況都不容樂觀,但以大同鎮的情況來看,新政、軍改之所以在山西各地無法落實,就是因為山西各地被破壞得太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