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多鐸恨不得將劉衍千刀萬剮,只是現實中卻沒有任何辦法能夠做到,讓多鐸心中憤恨不已。
“陛下,奴才應該怎麼辦?”
多爾袞一時之間也拿不準主意,畢竟現在掌握的情況太少,不可能直接猜出什麼,便說道:“安排人手,用千里鏡盯著城外明軍的動向,任何細節都不要放過,隨時向朕稟報!”
“嗻!”
雖然滿清沒有能力製造千里鏡,可是在以前歷次對明軍的作戰之中,也繳獲了一些千里鏡,再加上當年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從登州叛逃遼東,也為滿清帶去了大量的軍用器械和火炮,其中就包括不少的千里鏡。
多鐸從崇政殿出來之後,便立即部署人手,從滿州兩白旗中挑選了二十多個心腹,全部配發了千里鏡,命這二十多人分別在四面城牆上觀測明軍動向。
一夜就此渡過,當第八天的晨光灑在大地上的時候,明軍各部炮陣後方的動靜依然在持續著,而瀋陽城牆上的清軍兵馬,此時也緊張的觀察了許久。
突然,明軍炮陣各處接連響起號角聲,隨後便又是驚天動地的炮聲傳來,明軍再次炮轟瀋陽城了。
轟!
隨著一顆顆炮彈不斷落在瀋陽城防各處,多鐸安排的二十多個“觀測手”也紛紛倉皇躲避,其中更有數人被明軍炮火擊殺,剩下的人也是恐怖不已。
很快,城牆上僅剩的兩百多門清軍火炮開始反擊,只是這些火力根本無法與明軍的炮火相抗衡,而去大部分的炮彈都無法打到明軍的炮陣,只能威脅到明軍前出的夜不收等將士,殺傷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此時在瀋陽城東面,李定國親自來到了第三道防線後面的一處地道入口。
自從夜裡接到劉衍的命令,李定國便調集大量人力開始部署沙袋牆,隨後開始挖掘地道,東線明軍一共挖掘了二十九條地道,到了現在進度做快的低到已經挖到了大概前方第四道防線附近,最慢的也挖到了第三道防線與第四道防線之間的位置。
李定國親自下到地道中檢視了一番,見裡面並不是很寬闊,只能順暢透過一人而已,兩人交錯透過便顯得非常的困難了。
這也難怪,按照預計,這些地道要挖掘數里之遠,自然不可能挖掘得多麼寬敞,只要能夠過人就好。
片刻之後,李定國從地道中出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眉頭也不由得微微皺起。
各條地道的進展雖然很快,但是卻暴露出一個問題:挖掘出來的土量太大了,短時間內難以消散出去。
此時在炮陣後方已經堆積了不少的土堆,再不及時運出去,恐怕在瀋陽城方向就能觀察到這些土堆了。
於是李定國直接從國防軍第九軍中抽調了五千多名將士,專門協助這邊將大量的土給運出去。
同時為了遮掩這邊運土的動作,李定國還下令各部炮陣持續開火,儘量擾亂城牆上清軍的視線。
整整一天的時間,明軍的炮火都不曾停歇,而明軍各部的兵馬也沒有再次猛攻城牆。
這一天的炮擊消耗了明軍大量的彈藥,也讓瀋陽城內的清軍各部苦不堪言,不但辛辛苦苦連夜搶修的城防工事再次被炮火摧毀殆盡,滿州兩黃旗、滿州兩白旗兵馬也傷亡了不少人,一天下來至少有兩、三千人的傷亡。
這個數字讓多鐸和多爾袞憂心忡忡,雖然二人知道明軍的炮火不可能天天如此轟擊下去,那些火炮可以承受如此高強度的射擊,大明也承受不起一萬多門火炮天天日以繼夜齊射的消耗。
可是多爾袞、多鐸的心中還是非常的不安,畢竟劉衍此人從來都不會讓其敵人失望,總會想出狠辣的招數來,萬一明軍真的有能力天天如此轟擊下去呢?
到了黃昏時分,瀋陽城南面的明軍炮火率先減弱下來,隨後各處的明軍炮火相繼減弱,最後陸續停了下來。
多鐸急忙在大批巴牙喇兵的保護下來到城牆上,舉起千里鏡看向遠處的明軍炮陣。
在夕陽餘暉之下,只見明軍炮陣後方有著大量的人群,正在向西面運送什麼東西,人數這麼多,究竟在運送什麼?
帶著這個疑問,多鐸轉身直接趕往了城中崇政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