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六十八章 繼續打下去

“先不管了,先將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

此時劉衍打定主意,不管如何,朝鮮國都是必須要打的,至於打到哪個程度,劉衍經過深思熟慮,也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朝鮮國是一個深受華夏影響的國家,雖然人種與漢人無限的接近,可是其本身的文明程度也很高,對於這樣的國家滅掉很輕鬆,可是要消化其人口,卻是非常不容易的,明軍不可能像處置滿人、蒙古人那樣,直接殺了了事。

所以劉衍開始轉變想法,三個月的時間也許不足以讓明軍徹底吞併朝鮮,可是用來擊敗朝鮮,逼迫朝鮮簽訂城下之盟,在割地賠款之後,重新變成大明帝國的孝子賢孫,時間上還是足夠的!

而且這樣做的阻力也是最小的,畢竟被華夏國度擊敗,並且稱臣納貢,對於朝鮮、日本這樣的國家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並不被視為恥辱。

甚至劉衍在後世還曾看到過一段話,意思大概是這樣的:別看後世的韓國、日本、菲律賓、越南等過處處跟中國作對,甚至一有機會,就要置中國於死地。

可如果有一天中國突然消失不見了,那韓國、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家全都會跳出來,搖身一變成為華夏的孝子賢孫,爭相證明自己才是華夏的正統傳承者,恨不得給華夏殉葬以表達忠誠,來繼承華夏的千年遺產和榮耀!

這個道理對於如今這個時代的朝鮮王國也是說得通的,畢竟對於朝鮮國這樣習慣於“事大”的國家來說,給大明帝國當狗,總好過給滿清韃子當狗。

於是劉衍在調整好對朝鮮的攻略思路之後,便開始著手調整了自己擬定的出兵方略。

三天之後,也就是九月十九日,劉衍將自己擬定的出兵方略整理好,派快馬送往京城,交由內閣審議透過,並呈報崇禎帝硃批。

當然,這些也只是走流程而已,如今在大明帝國,內閣首輔劉衍已經是整個帝國的實際掌舵人,對於劉衍擬定的方略,不管是內閣還是崇禎帝,都不會加以批駁。

最多是內閣眾人會幫著劉衍查缺補漏,以便更好是運轉執行下去。

九月底,崇禎帝將劉衍出兵朝鮮的方略批紅准奏,同時,財政部嶽明派出大批民夫,將出徵朝鮮的大軍所需錢糧運抵天津衛港口。

此時在天津衛的港口內外已經聚集了大批的海船,還有北洋艦隊第四支隊的戰艦,參將鄭彩站在支隊的旗艦上,正朝著港口上眺望,手中的千里鏡已經舉著有一陣了。

“乖乖,這次護送的任務還真是重大啊,竟然要運送這麼多的錢糧補給!”

鄭彩在接到護送任務的時候,已經聽北洋艦隊總兵官施大瑄說起過,運輸艦隊要運送的是征討朝鮮大軍的所有錢糧,讓鄭彩上心一些,千萬不能出任何差錯。

此時望著港口上堆積如山的各種物資,鄭彩心中的壓力也大了不少。

“朝鮮啊?”

當初鄭彩跟著鄭芝龍南征北戰,打下鄭家的一番基業的時候,也曾跟朝鮮人打過交道。

在鄭彩看來,朝鮮人心胸狹窄、立場動搖,用老百姓的俗話講,朝鮮人就是氣人有笑人無,而且見識淺薄,有一種迷之自信,本來就是“戰五渣”,卻要擺出一副誰都看不起的樣子,真要到了動手的時候,朝鮮人就一定是被暴打的一方!!

“對付朝鮮國,還需要閣老親自掛帥出征??”

鄭彩搖頭說道:“甚至不用調動國防軍各部,只需要我北洋艦隊出戰,就能將朝鮮國打得跪地求饒了!”

鄭彩這邊還在心裡暗暗想著,前方的大批運輸船便已經裝載完畢,開始在港口人員的指揮下,有序的向外海方向航行。

同時,又有不少的空載運輸船依次進入港口,準備繼續裝載各種物資。

鄭彩見狀,便大聲說道:“第一、第二分隊起航,先護送這批運輸船到外海去等待!”

“是!”

隨後旗艦上便升起了各色的號旗,號角聲也隨之響起。

直到當日的下午時分,所有的物資才全部裝載完畢,鄭彩率領北洋艦隊開始揚帆啟程,將大批的物資送往遼東。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