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笑呵呵的看著李富貴帶人去了,臉上依然掛著笑容,然後自己哼著小曲去買下酒菜了。
當天晚上,李喜樂風塵僕僕的回到家中,李富貴也交代好了軍中事務,帶著酒肉趕了回來,爺仨其樂融融的聚在家中,桌子上擺滿了各式佳餚。
“哎呀,我都準備好了,你們還要買這麼多的東西,浪費啊。”
李喜樂笑著說道:“爹就不要管了,咱們多吃些就好。”
隨即三人互相訴說了這段時間的事情,老李問道:“新寨子看好了?”
李富貴說道:“看了一處,三進的宅院,我已經交了定錢,幾天之後到府衙辦了過戶,爹就可以搬過去了。”
李喜樂一進門就聽老李說起,知道李富貴要買宅院,並且對這裡的老宅進行翻建,也是心中喜悅,隨即表示自己也要出錢,不能讓李富貴自己花費,兄弟二人隨即推讓了起來,老李見了心中又是美滋滋的。
一番推讓後,還是老李做主,讓李富貴花錢買新寨子,讓李喜樂出錢翻蓋老宅子,兄弟二人才笑呵呵的不再推讓。
隨後老李便和兩個兒子吃喝聊天。
當聽聞李富貴隨軍出征時候的種種驚險,以及戰場的慘烈、西域的風土人情等,老李和李喜樂不時驚歎,不時提心吊膽,隨後紛紛感嘆李富貴這一路征戰的不宜。
李喜樂隨後又講述自己前往各地經商的見聞。
“爹、二哥,你們是沒看到,前兩個月我途徑河南開封,那邊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人口已經很多了,幾乎每家都有好幾口人,基本上算是人多地少。”
“自從朝廷頒佈了攤丁入畝之策後,開封當地的百姓幾乎是家家焚香,為閣老劉衍祈禱長壽啊。”
“真的啊?”
“當然是真的!”
李喜樂說道:“閣老推行的這攤丁入畝之策,對於咱們家來說也許並不感覺什麼,畢竟咱們家有我們兄弟的收入,爹也有四百畝土地的收入,區區一年幾十升糧食的丁口稅還不算什麼負擔。”
“可是對於開封那邊的普通百姓來說,一年十幾升、幾十升的丁口稅就已經非常沉重了,甚至一旦家裡遇到什麼大事,這些丁口稅足以讓全家破產,淪為赤貧!”
“所以此番朝廷推行攤丁入畝之策,為百姓減輕了很大的負擔。對了,朝廷還有另一項火耗歸公之策,也是一項仁政,免除了百姓身上的火耗銀,可以說讓天下百姓都減輕了非常大的負擔!”
聽了李喜樂的話,老李和李富貴才知道這其中的分量。老李感嘆道:“真是想不到,我都這把年紀了,還能在進棺材之前看到如此景象,真是沒白活啊。”
而李富貴則是心中激動:“如此的朝廷,才值得自己去效命!”
酒過三巡之後,父子三人也徹底開啟了話匣子,李喜樂更是對西域跟興趣,跟李富貴沒完沒了的詢問著西域的風土人情。
“我也只是跟著大軍到了亦力把裡,也就是現在北庭都護府的治所,並沒有南下天山以南。”
李富貴說著從瀚海都護府到亦力把裡沿途的風土人情,然後說道:“怎麼,三弟也想去西域看看?”
“當然!”
老李和李富貴都只以為李喜樂是好奇,沒想到李喜樂是認真的。
“爹、二哥,你們不知道,如今朝廷不但要在關內兩京一十三省推行攤丁入畝等仁政,也要將這些仁政推行到西域去,以收穫西域人心。另外,朝廷還大力號召民間商賈去西域經商,那可是漢唐絲綢之路的所在,說是遍地黃金也不為過!”
“我供職的皇明商貿商社正在組織人手,準備到北庭都護府、安西都護府、烏斯藏都護府、西海都護府各處設立分社,將這些地方的特產賣到大明各地,甚至是賣給海外的西人。同時將大明各地的特產賣到四大都護府去,甚至是透過絲綢之路賣到西域以西去。”
“爹、二哥,你們想想看,這能賺到多少銀子,這可是一塊聚寶盆啊!”
此時老李已經聽暈了,什麼西域、什麼海外,只知道這些地方非常的遙遠,甚至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去的,於是擔心的說道:“這麼遠的地方安全嗎,你這去了那邊,得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啊!”
李喜樂笑著說道:“爹不要擔心,我只是去那邊採購而已,不是常駐。另外如今朝廷已經在各地都有駐防軍把手,安全絕不是問題。”
而李富貴也是感嘆道:“朝廷不斷頒佈仁政,又要大舉開發西域,這是在下一盤大棋啊。如此,不但可以富民,也可以穩定邊疆,還可以讓朝廷收取大量的稅賦,難怪當初朝廷拼盡全力也要拿下西域!”
李喜樂點頭贊同,此時趁著微醺之意說道:“二哥!如今你我當為大鵬翱翔千里,才不負如此盛世年華!”
李富貴大笑起來,端起酒杯說道:“說得對!這樣的盛世以前可是不敢想的,既然讓咱們趕上了,就要幹出一番作為來。來,咱們滿飲此杯!”
老李看著把酒言歡的兄弟二人,臉上寫滿了滿足,端起酒杯也抿了一口,彷彿看到自己的大兒子也坐在桌前,也端著酒杯放聲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