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洋艦隊能重創日本海軍,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唉!”
朱慈烺和劉盛紛紛嘆息起來,此時馬車也已經過了通州,繼續朝著東面前去。
一路上,朱慈烺和劉盛並沒有中途停下,在十幾名侍衛的護衛下,日夜向東面趕路,終於在第二天黎明時分抵達了天津府城。
此時天津府城剛剛開啟城門,只有零零星星的百姓和行人進出城池,朱慈烺、劉盛乘坐的馬車,以及後面裝載各種物品的馬車,直接從西面的安西門入城,然後穿城而過,從東面的鎮東門出城,朝著北洋艦隊基地趕去。
當兩輛馬車進入北洋艦隊基地後,直接停在了基地內的一處大堂外面。
這處大堂是以前北洋艦隊舉行大會,或者是舉行一些重大事項的所在,裡面非常大,足有七、八間房屋大小。
而此時,這裡已經被搭建成了一處靈堂:留守在北洋艦隊基地的新兵、水手、工匠等,這些隸屬於北洋艦隊的人員和士兵,此時也已經接到訊息,得知了伊江大海戰的事情,於是前天晚上就已經搭建好了靈堂,今天天還不亮的時候,便有許多人聚集到這裡,開始忙碌起來。
這兩天的時間裡,不斷有附近的百姓,以及北洋艦隊將士在天津府城附近的家眷趕來,到靈堂這裡祭奠、拜祭。
此時朱慈烺和劉盛已經在馬車內換好了衣服,二人都換上了一身北洋艦隊的軍服,下了馬車之後,便讓隨從侍衛將貢品和各種紙物搬下來,進入了靈堂之內。
進入靈堂,只見最裡面正當中擺放著一個牌位,上面寫著:“皇明海軍北洋艦隊陣亡將士英魂”字樣,在牌位的前面是一個香爐,此時已經插滿了香火,還有不少百姓、北洋基地人員在有序的叩拜、上貢,甚至還有天津府等北直隸各地的文官武將的身影。
如今大明武人的地位大大提升,基本上做到了同級文官、武將可以一視同仁。更多時候是同級的文官、武將相遇,武將往往因為戰功而獲得爵位、武勳、散階,反而要比同級的文官更顯赫一些。
所以民間也就有了“好男從軍莫從文”、“從軍興家從文破財”、“大丈夫應行於行伍,不可學做書生”等言論,讓朝野上下的文官很是不滿,卻又沒有什麼辦法,畢竟眼下大明的強盛,很大一部分都是武人浴血奮戰打出來的,這一點沒有什麼可以爭論的。
朱慈烺和劉盛也在人群中排隊向前,很快就來到祭奠處,二人親自將貢品擺上,此時卻發現一張寬大的供桌上,已經沒有什麼位置了。
於是二人只好將自己帶來的貢品東一件、西一件的找地方擺下。
那些帶來的紙物也全都放到旁邊,就在祭奠處的左手邊,有專門的焚燒處,有專人將各種紙物焚化,以免走水。
朱慈烺和劉盛面色悲傷的行禮叩拜,雖然二人一個是當朝太子,一個是內閣首輔的長公子,也是魯國公府的世子,可是在這裡,二人都是北洋艦隊的普通士兵,祭拜的也是自己的同袍,所以二人直接就叩拜起來,年紀小的劉盛還大哭了起來,朱慈烺也是心中傷感不已。
一番祭拜後,朱慈烺和劉盛來到了北洋艦隊基地的一處公墓,按照海軍部目前掌握的陣亡將士名單,這裡已經開始修建眾將士的衣冠冢,鄭雲聰的墓碑也在這裡。
當然,在伊江島上,也有一處墓地,伊江大海戰陣亡將士的屍骨全都埋在那裡。日後伊江島也修建成一處海軍永久基地,陣亡將士的香火也是持續不斷,這些都是後話了。
只不過此時,朱慈烺和劉盛的心中都明白,鄭雲聰和薊州號所有將士的墓碑雖然都在,這裡的衣冠冢,伊江島上的墓地都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可是眾將士的屍骨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忠誠將士最終死不見屍,這也讓朱慈烺和劉盛感到無比的悲憤,二人都認為,世事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二人在鄭雲聰的墓碑前站了許久,隨後劉盛深吸一口氣,說道:“哥,咱們回去吧。”
“心情好些了?”
劉盛點了點頭,說道:“父親跟我說過,總是沉浸在悲傷之中沒有任何意義,只有將悲傷埋在心底,然後分發圖強,有朝一日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這才是正理!”
朱慈烺說道:“好,咱們回去,做好咱們該做的事情。”
當朱慈烺和劉盛離開墓地的時候,天空中的烏雲逐漸被大風吹散,二人經過基地的港口時,見到基地外的海面上,海水被大風吹起,形成了無數的浪濤不斷拍打著棧橋,好像是一艘艘波濤戰艦一般,搭載著英魂回到了故土。
劉盛見狀雙眼微紅的說道:“他們回來了,真好!”